本文转自:人民网-山东频道
2月10日至12日,山东省阳信县非遗秧歌、社火表演、舞龙等十余项民俗活动“闹”元宵,吸引超千名群众参与。从社区手工花灯制作到公益电影展播放映,从舞龙舞狮秧歌表演到东路梆子社火年代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贯穿阳信大街小巷,让梨乡百姓在元宵佳节喜庆氛围中重温“老记忆”、感受“新活力”。
社区互动:巧手传文化 亲子共团圆
“带着孩子来做灯笼,没想到还能学到这么多老传统!”信城街道九龙湖社区居民李女士举着自制兔子灯笑道。
2月10日,九龙湖社区的20余组家庭参与到“喜迎元宵巧手做花灯”活动中。剪纸灯笼、莲花灯等非遗手艺通过工作人员演示“活”了起来,孩子们在家长指导下穿竹骨、糊绢面,边做边听元宵节故事。
一盏盏花灯亮起时,信城街道公益观影活动也正式拉开了帷幕。此次播放的影片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欢快的剧情和温馨的氛围让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居民们围坐在一起,享受着这难得的休闲时光。现场居民王先生兴奋地说:“平时大家都各忙各的,今天的观影活动让我们聚在一起,感觉特别温暖,也更有节日氛围,这节过得够味!”
乡村庆典:非遗焕新生 秧歌闹春潮
正月十五闹元宵,“秧歌进城”活动在滨州市阳信县梨园广场和体育场举行。来自全县各乡镇(街道)的11支优秀秧歌表演队伍、近400名秧歌队员齐聚一堂,为市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伴随着欢快的鼓点,身着秧歌服,队员们手持彩扇、绸带,扭动着欢快的步伐,拉开了秧歌表演的序幕。只见他们时而变换队形,时而穿插互动,将传统秧歌的韵味与现代舞蹈的活力完美融合,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让梨乡百姓重温了“秧歌闹元宵”的传统记忆。
不仅如此,在阳信县各乡镇(街道)也策划了丰富多彩的庆元宵佳节活动。温店镇举办“龙腾梨乡庆盛世 祥蛇纳吉闹元宵”最美灯会暨乡村村晚元宵节专场活动。流坡坞镇举办“提神聚力 欢庆元宵”活动。在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抖扇翻飞、踏鼓而舞,一个个精心编排的节目轮番上场,将阳信非遗文化的魅力演绎得淋漓尽致,为当地群众带来一场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活力的文化庆典。
沉浸体验:社火秀表演 欢乐庆元宵
“磨剪子来,戗菜刀……”“豆腐……”“糖酥棍……”“糖葫芦……”2月11日,在水落坡镇的社火年代秀表演将庆元宵活动推向了高潮。
表演者们身着极具年代感的服装,踩着欢快的鼓点,真实还原70、80年代人民群众春耕、夏种、秋收忙碌的农耕场景以及热热闹闹过大年的喜庆场景,孩子们的儿歌声、1988年春晚的音乐声……观众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一个充满年味儿的旧时光,感受着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在活动现场,来自当地的60多名群众和儿童参加社火表演,表演所需的100余种道具全部取材于水落坡镇民俗文化产业园。通过这种灵活多样的表演形式,让传统文化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同时也将水落坡的民俗文化产业呈现在众人面前。
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元宵节活动,不仅让群众传统在民俗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也通过现代元素的融入为节日注入了新活力。这些活动不仅展现了阳信县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为当地百姓营造了一个欢乐、祥和、充满文化气息的元宵佳节。(陈瑞 陈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