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凌晨,以色列国防军对叙利亚境内多个军事目标发起大规模空袭行动。以军战机在48小时内对叙利亚境内实施250余次空中打击,打击范围覆盖大马士革、霍姆斯等多个重要城市及其周边地区。
以色列空军出动包括F-35I"疾风"、F-15I"雷电"在内的多型先进战机,重点打击叙利亚军队部署的S-200、S-300防空导弹系统及其配套雷达站。位于大马士革国际机场附近的叙军防空导弹基地遭受重创,多个导弹发射阵地和雷达站被摧毁。叙利亚多处军用机场、地下导弹库、军事指挥中心也成为以军打击的重点目标。
以军还重点打击叙利亚与黎巴嫩边境地区的地下隧道网络。以军出动GBU-28"巨型钻地弹"等特种弹药,对这些地下设施实施精确打击,多处隧道入口和通道被摧毁。
以色列军方在此次行动中展现出高度复杂的作战理念和先进的军事技术。以军采用电子战与网络攻击相结合的方式,有效瘫痪叙利亚的防空系统。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编队首先对叙军防空雷达实施大范围电磁干扰,使其陷入"致盲"状态。同时,以军网络作战部队对叙利亚防空指挥系统发起网络攻击,严重影响叙军防空部队的指挥控制能力。
在电子战和网络攻击取得效果后,以军采用"多波次、高低搭配"的空中打击模式。第一波次由F-35I"疾风"隐身战机编队突入叙利亚领空,利用其先进的隐身性能突破防空火力网,对重要指挥所和雷达站实施精确打击。携带大量精确制导武器的F-15I、F-16I战机编队展开后续打击,对暴露的叙军防空阵地实施饱和攻击。
以军在此次行动中首次大规模运用"蜂群式"无人机集群作战系统。这种新型作战系统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防空系统的智能化突防,大幅提升以军的作战效能。无人机集群不仅可以执行侦察、电子干扰等任务,还能够携带小型弹药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显著降低有人作战平台的损失风险。
在约旦河西岸战线,以军出动"卡菲尔"装甲旅对杰宁、纳布卢斯等巴勒斯坦武装力量集中区域展开地面清剿行动。装甲部队在步兵和工程分队的配合下,对城市街区实施逐屋搜索。军事行动已造成150余名平民伤亡。以军还在该地区部署多套"铁穹"防空系统,用于拦截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发射的火箭弹。
加沙地带战线上,以色列空军持续对哈马斯武装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加沙地带85%的医疗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无法正常运转。约200万加沙居民面临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急需国际社会提供食品、药品等人道主义援助物资。
在黎巴嫩边境战线,以军与真主党武装之间的交火强度持续升级。真主党武装向以色列北部发射超过300枚火箭弹和导弹。以军在北部边境地区紧急部署"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并出动F-16战机编队对黎巴嫩南部疑似真主党武装目标实施78次精确打击,摧毁多处火箭弹发射阵地和武器库。
在叙利亚战线,除大规模空中打击行动外,以军还在戈兰高地部署新型"梅卡瓦"主战坦克和"尼姆尔"装甲运兵车,构建多层次防御体系。这一部署旨在防止叙利亚军队和伊朗支持的武装组织对戈兰高地发动突袭。以军还在该地区增派特种部队,加强对关键地区的控制。
联合国安理会针对当前局势召开紧急会议,多国代表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克制,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争端。随着以色列在多条战线持续施压,地区局势仍然面临进一步升级的风险。国际社会普遍担忧,此轮军事冲突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地区动荡。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