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战火已从加沙地带蔓延至黎巴嫩南部,随后逐步扩散至叙利亚和伊拉克边境地区。9月中旬,多个亲伊朗武装组织频繁在叙利亚东部地区集结,对以色列境内多个军事设施发动连续性打击。据叙利亚战地记者报道,这些武装组织采用分散部署的战术,在代尔祖尔省建立多个地下指挥所和军火库。

战事升级的导火索源于真主党武装对以色列北部边境的密集火箭弹袭击。以色列国防军统计,仅9月份就记录到超过200次火箭弹和无人机攻击,这些袭击不仅针对军事目标,还造成以色列北部多个平民居住区的破坏。作为回应,以色列空军对黎巴嫩南部展开持续空袭,打击真主党的多处军事设施。

驻扎在叙利亚的亲伊朗民兵组织开始对美军基地发起攻击,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发生在9月25日,一支由30多架无人机组成的编队突袭美军在代尔祖尔省的军事基地。虽然大部分无人机被防空系统拦截,但仍有3架突破防线,造成基地设施损坏。

这些武装组织采用的是新型"蜂群突防"战术,利用廉价无人机的数量优势突破防空系统,这种战术不仅增加防御方的拦截难度,还大幅提高攻击的成功率。同时,这些组织还在伊朗的支持下,建立分散化的指挥系统和补给网络,显著提升其作战能力。

随着局势持续升温,区域内的军事部署也在不断调整。美国海军"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战斗群临时改变航线,提前进入地中海东部海域。与此同时,伊朗革命卫队也加强在叙伊边境地区的军事存在,派遣多支特种部队进入叙利亚东部地区,为当地武装组织提供训练和指导。

9月29日凌晨2时30分,美军出动一支由12架F-15E"打击鹰"战斗机组成的空中打击编队,对叙利亚东部展开大规模空袭行动。根据五角大楼发布的行动简报,此次空袭的主要目标是伊朗在叙利亚境内建立的军事设施网络,包括位于代尔祖尔省的3处地下军火库、2个指挥控制中心以及阿布卡迈勒地区的多个训练营地。

此次空袭采用复杂的战术配置。美军战机从约旦和伊拉克两个方向同时进入叙利亚领空,形成交叉进攻的态势。作战编队中还配备2架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负责压制敌方防空系统和通信网络。整个打击行动持续约45分钟,共投送超过30枚精确制导炸弹。

战机编队采用低空突防与高空突防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规避叙利亚防空系统的探测。同时,美军还在实战中应用新型的分布式作战概念,即通过数据链网络将所有战机连接成一个统一的作战整体,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打击。

在代尔祖尔省的主要军火库被精确命中并摧毁,多个地下掩体和指挥所遭到严重破坏。据估计,这次打击行动严重削弱当地亲伊朗武装组织的军事能力,至少损毁其60%的弹药储备和核心指挥设施。

美军在此次行动中还采用新型的电子对抗技术。EA-18G电子战机不仅成功压制敌方防空雷达,还干扰其通信系统,导致防空部队无法有效组织防御,这种电子战优势的获得,为打击编队提供关键的战场优势。

面对美军的大规模空袭行动,驻叙利亚的俄罗斯军事力量表现出异常克制的态度。位于拉塔基亚省的俄军赫梅明空军基地的苏-35战斗机始终停留在机场,没有采取任何拦截或干预行动。同样,部署在塔尔图斯的S-400防空系统也保持沉默,未对美军战机做出任何反应。

俄罗斯目前在乌克兰战场面临着巨大压力,俄军在乌克兰战场的损耗已超过预期,包括大量现代化装备的损失。这种情况导致俄军不得不重新调整其全球军事部署策略,将有限的军事资源优先配置到乌克兰战场。

由于西方制裁的持续影响,俄军的补给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军事物资的运输不得不绕道伊朗和中亚国家,这大大增加后勤成本和时间。仅维持现有驻叙俄军的日常运转,每月就需要投入约2亿美元的后勤保障费用。

莫斯科方面需要在叙利亚保持军事存在,以维护其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影响力。与美国发生直接军事对抗可能导致局势失控,这不符合俄罗斯当前的战略利益。采取克制态度成为最理性的选择。

由于西方技术封锁,部分关键军事装备的备件供应出现短缺,这影响装备的战备水平。驻叙俄军的苏-35战机和S-400系统的维护保养已不能完全按照标准周期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实际作战能力。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