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重庆东南部的高海拔山区迎来一轮雨雪天气,加剧了诱发地质灾害的风险。在黔江区,多支地质灾害监测分队活跃在崇山峻岭间,运用“人防+技防”手段,全面排查潜在隐患,防范地质灾害发生。
2月11日,黔江区城南街道牛郎社区附近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了新的裂缝,怀疑有滑坡风险,地灾群测群防员尤春燕立刻赶往现场查看。
经过地质工程师研判,这片区域属于易滑地层,面积大约2400平方米,部分土体由于长时间受到雨雪侵蚀,正处于蠕动变形状态。因为暂时达不到排危条件,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在进一步分析后,给出了处置建议。
“这是一处之前就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因为前期受到雨雪冻融的影响,增加了土体的重力和下滑力。”黔江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地质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董雨介绍说,“我们在现场安排了群测群防员,对该点的地裂缝、墙裂缝等进行记录上报,后续我们也会根据天气情况,持续加强对该点的监测。”
目前,黔江区还有42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为了应对冰雪消融后,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420余名“四重”网格员配合驻守地质工程师,加强雨前排查、雨中巡查和雨后核查。
应急管理、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还出动多支监测分队,运用遥感无人机、裂缝相对位移监测、智能化预警系统等,全面排查地质灾害隐患。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和一批工程抢险机械靠前预置到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做好转移受威胁群众和抢险救援准备。
上游新闻签约摄影师 张瑜洋 摄影报道
投稿邮箱:syxw@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