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袁军】2025年2月12日下午(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在2025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为响应上级领导对文艺工作的指导方针:“开辟新征程 奋进新时代2025年献礼两会专题报道”工作,旨在推出各行业优质楷模,向人民汇报、向两会献礼。记者袁军对书法界精英、2025年两会重点推荐艺术家陈一源先生作了专访。
陈一源先生,这位来自四川成都彭州市的红墙艺术家,身份多元且成就斐然。他不仅是2024年“五一”全国劳模,还是中西文化研究独立学者,在儒释道方面兼修,身为国家高级书法师、社会活动家,对诗词、丹青、中医与长寿养生均有涉猎。近年来,其诗词杂文和书法作品集相继问世,在研究中国近代三大显学后,更是在学界首倡《彭学》应成为中国第四大显学。
陈一源先生身兼众多重要社会职务,如央广国际文化交流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艺术家信用管理中心书画艺术委员会主席、联合国中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乡村振兴文旅产业中心主任、人民书画报理事会主席、中华传统文化代言人、世界文化推广大使等。这些职务不仅体现了他在各领域的影响力,更彰显了他在文化传承与推广方面的责任与担当。
陈一源先生对中国书法有着深刻且独到的见解。他坚信中国人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认为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国粹,远非西方“艺术”概念所能涵盖。西方“艺术”在中国不过百余年历史,而中国书法已绵延两千多年。在他看来,书法不仅是艺术,更有着超越艺术的内涵。一个有品位的书法家,需用一生做好文化积淀和心性修炼,如此才能实现“下笔如有神”的精妙表达。西方艺术多在三维空间玩技巧,停留在“术”的层面,而中国好的书法作品是灵魂结晶,是“道”层面的高维呈现。
陈一源先生强调,学习中国书法需有更高维次的思维和认知,中国书法不仅有法、有形,更有神和韵。学习书法不仅是练习技法,更是人格提升和灵魂修炼的过程,其底层逻辑包含坚实的中国文化底气以及书法人的格局与情怀。
陈一源先生的书法艺术,犹如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他从古代碑帖中汲取精华,其笔触仿佛能与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大家隔空对话,笔下线条刚柔相济,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观其挥毫,如蛟龙得水,笔锋游走间,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其楷书端庄大气,似庙宇梁柱,支撑着书法殿堂;行书流畅自如,若山间清泉,流淌着灵动韵律;草书狂放不羁,像脱缰野马,展现出无尽激情。
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精神寄托。通过笔墨,他将人生喜怒哀乐融入每一个字,使观者能从中找到共鸣。作品走进千家万户,深受不同年龄段人群喜爱。孩子们在其中感受汉字的神奇美丽,打开文化殿堂之门;成年人从中寻得心灵慰藉,于忙碌生活中觅得宁静港湾;老年人则在笔墨间回忆往昔岁月,重拾青春记忆。
在全国两会这一重要契机下,陈一源先生以其深厚的书法造诣和对文化的深刻理解,为两会献上独特的艺术厚礼,他正以自己的方式,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相信在他的引领下,会有更多人走进中国书法的世界,感受这一文化瑰宝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