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8点半
与你分享优质生活方式
一起过得更好
又活过、读过一年。
过去一年,大部分的平静和喜悦都是阅读带来的。
阅读对我来说,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短暂地)拥有作家的眼睛,去观察他们的世界。
试着想象一下,切换成博尔赫斯、伍尔夫、马尔克斯、余华、韩江......的视角,跳出写字楼、工厂、出租屋、地铁......穿过人群,来到更广袤的世界,看到经验之外的磅礴人间。
是不是很棒?
粗略算了一下,去年看了差不多40本书,也很好奇你们都在看些什么书?年前征集了大家的“年度书单”,收到了不少投稿,我今年的待读书单又丰富了不少!
春天正是读书天,迫不及待想要跟大家分享这期#我们的年度书单。一并附上豆瓣评分供参考~
开卷愉快!
♀️:Silvia
《Intermezzo》、《秋园》、《甲马》
豆瓣:7.6/9/8.3
《Intermezzo》读完能感觉到Sally (《normal people/正常人》的作者) 心境进入到了人生的新阶段,更成熟了。情欲依然写得很好,在异性恋很难再有什么新体验的今天,谢谢她依然在写并写出了令人心动的男女关系。
她笔下的感情从来都不容易,也常常“不正确”,每个人都很“别扭”,而她总是能准确捕捉这些人幽微的情绪和感受,写出人在荆棘丛生的关系中努力前行和因此展现的魅力。不过她写的人物归根到底总是真诚的,也许这才是那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总能打动人的原因吧。
《秋园》写的是一个普通人的一生,却又在某种意义上那么不普通。谦逊平稳的叙述下,浓烈的情绪充满力量,读完怅然若失,仿佛我自己也已过完了这酸甜苦辣的一生......
《甲马》,很久没看过这么精彩的小说了,三代人的故事浓缩穿插,又是在那样动荡的年代,读来令人心潮涌动。作者文笔流畅,有旧日时代气质,剧情安排虽然盘根错节且时间不断跳跃,令人不时回味深思却并不混乱,整个故事丰富完满却也有丝丝恰到好处的留白,读到最后感觉跟着书里的人们一起度过了三代人的生活,合上书长叹一口气,恋恋不舍。
♀️:承旭
《儿童健康讲记》豆瓣:9.3
李辛老师的这本书是在带娃的两年里给予我最多安慰的书。很多焦虑操心不安都被抚平了。
书中谈到让孩子多接触自然和土地,我这两年都在践行,娃和自己都身心受益。
正如书中所说,精力是最宝贵的东西,这两年也在慢慢学习节约自己的精力,把其放在最重要的地方,同时多获取正能量来补充精力。
♀️:温柔又嚣张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豆瓣:8.7
这本!可能大家都看过了,还是想再推荐一下,不是枯燥的科普,是两位老师的思想碰撞,口语化的表达+方便理解的可爱漫画穿插,很可爱,很好读。
♀️:Grace Tsui丫头
我选这9本
1.《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海岩最好的作品,没有之一。
2.《台北人》因为看了电视剧一把青,买了书来看,可以了解一下那个年代到台湾的大陆人的生活。
3.《山茶文具店》看了卡卡推荐所以买来看,的确是不错的一本书,让人又相信文字的力量,想拿起笔写信。
4.《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因为孩子喜欢动物喜欢逛动物园,所以买来看,可以说是国内动物园的详细参观指南了,让对动物不感兴趣的人也想去动物园一探究竟。
5.《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蒋勋老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给你讲西方美术史,以后去博物馆看西洋画不会看不懂啦。
6.《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看完大受震撼,原来读书多竟被别人会认为是原罪,被性侵不是一个人的错,而是全社会的错。
7.《东京本屋》原来日本的书店形色各异那么有趣,希望它们都可以好好地存活下去。
8.《流金岁月》师太就是师太,不像电视剧演的那样,虽然薄薄一本,但每个人物的鲜明个性都跃然纸上。
9.《老派少女购物路线》书中的台湾菜式让人垂涎三尺,作者不只是写煮菜,写食材,而是写家人写家风,写人生感悟家族旧事。
♀️:梁泳妍
《台北人》豆瓣:8.7
最近在看白先勇的《台北人》,双语版本。一来为了保持英语语感,会先看中再看英或者先看英再看中,学地道的生活表达。
二来是可以借助这本书的描写,一窥祖国一侧的同胞五十年前的生活。安静的一天,喝杯咖啡或好茶,沉浸在书里,特别简单又享受。
♀️:绿野
《巷里林泉》、《历史深处的民国》
豆瓣:8.6、8.5
第一本视角和文字非常有趣,同时又值得深思。第二本颠覆课本
♀️:roly
《心理医生的故事盒子》豆瓣:8.1
用一个故事、一则寓言,甚至一个笑话, 帮我们在混乱中找到清晰的思路。比理论解释、理分析实用!
《被锁住的大象》让我明白孩子时的无能为力可能会延续至成年,想要知道自己现在行不行,那就倾尽全力再尝试一次。
♀️:胡清清 Ching
《巨人的陨落》豆瓣:8.9
以小说的形式,讲述在一战的背景下,五个家庭的故事。在现在的生活节奏下,阅读真实的历史往往没开始就倒在了不够决心这一关,但小说的形式能让人更代入更轻松地接受历史阅读,更容易从普通人的角度理解认识历史,轻松而又有厚度。
♀️:蓝天白云
《东京八平米》豆瓣:8.4
我觉得这本书对现在那些自身经济条件并不是太好,但又想留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的年轻人来说,也是一种思路。
每年毕业季,网上常常会看到年轻人在纠结,即使他们能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找到工作,但依旧会想到自己及其家庭将来买不起这些城市的房子,于是有些只能回老家,留下来的也会一直处于彷徨中。
建议这些年轻人可以读一下这本书,不要一想到买房就是一步到位千万级别的,这些一线城市里也有老破小,也有二三十方的迷你房。像作者那样在大城市生活,也许生活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曾主任
《幸得诸君慰平生》豆瓣:8.8
首先很好读,是长篇和短篇结合散文和小说合集,适合碎片阅读,但是不像刷完短视频那种空虚的感觉。
作者写的内容都是咱们日常生活中许多场景的人、食物和草木美景,但是她的角度你会觉得很巧妙,文笔平实动人,不华丽但有情。
第一篇《金线珍》我印象比较深刻,写的是一个老太太和姨奶奶和“我”之间发生的“恩爱情仇”,其他笔下的人物也很有意思,看完就像午后一边晒太阳一边在村头唠嗑之后尽心回家那种满足感。
♂️:Terence
《生活之盐》豆瓣:7.5
生活之盐,语出《圣经•马太福音》:“你们是世上的盐。” 盐是洁净的,盐可调味,谕示人们要过圣洁的生活,要能调和百味。作者以意识流的写作手法,截取11天以为超脱人世的思想之旅。
读完很治愈。平凡生活中的微小瞬间,如同盐般不可或缺,静心品味,便能发现它们为生命注入的深刻滋味与温暖力量。
♀️:安仔
《射雕英雄传》豆瓣:9.1
小时候看过书也看过剧,只领略到男女主恋爱的“酸臭”和江湖里最刻板的好坏善恶。长大了再看,视角和感受都翻天覆地,非主角个个精彩、事出有因的爱恨奸诈毒绝都让人欲罢不能,倒是黄蓉郭靖乏味至极。
江南七怪、丘处机,一身好功夫且刚正不阿,却因区区小人的拙劣谎言造成误会、被人利用,两方对立把武林闹得鸡犬安宁……坏人做坏事固然糟糕,好人能人用好心办坏事更是致命啊!
人都是具体的多面的,单一标签式的纸片人可太不有趣了 。金庸的文笔也好,太喜欢利落精简的语言了!
♀️:璇仔
《迎海踏浪般的终幕》豆瓣:7.6
很喜欢这个书名。故事也很励志——65岁的她决定去拍电影,无论何时都有改变生活的勇气。
题材对我来说很新鲜,海浪这个意象的运用触动人心,很真实地体现了大多数人的心境吧。相比之下,更喜欢第一本。
♀️:旋风中女
《快乐健身第一年》豆瓣:9
一直都很喜欢高木直子,看到这本书才反应过来她竟然快奔五了——50岁才开始健身,一点也不晚!
超喜欢回归自己的高木老师!她生动地介绍了许多自己“亲测有效”的健身小诀窍,小小的动作看起来很微不足道,但积少成多后,健身计划就会发生质变。
正在努力坚持健身的我很有共鸣,一起可爱地健康生活吧!
♂️:何老板
《罗马人的故事》豆瓣:8.8
阅读《罗马人的故事》时,我仿佛穿越千年,亲历罗马的兴衰。最震撼的是罗马人的格局与包容——从共和时期的制度建设,到帝国时代的扩张与融合,他们的成功并非单靠武力,而是来自对变革的开放态度。
虽然是老生常谈的结局:当权力集中、贪腐滋生,这个强盛的帝国终究走向衰亡。但读完还是很有启发,历史就是轮回啊~
看到一个说法,大意是富人和精英阶层,喜欢用“补充型”娱乐方式,比如健身、阅读等;而穷人和底层人群,则更喜欢用“消耗型”娱乐方式,比如打游戏、追剧等等。
不管有没有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但至少我自己意识到了一点——体力和脑力都被工作和生活持续消耗后,也要想办法夺回持续专注力和阅读能力。
“维持阅读和看电影并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一种静寂无声但恒定有力的,对抗世界以及对抗沉没与虚无的方式。”
新的一年,共勉呀!
最后再再再次浓情感谢大家的投稿和认真分享,爱你们么么哒,走之前别忘了点个在看和多多转发哦
PS.投稿被选进本文里朋友们,记得来后台私信地址呀,给你寄一本书!其他朋友也记得留言告诉我最种草征集里的哪本书和理由,评论区揪3位朋友送那本书~
明天见。
你最近在看什么书呀?
来评论区跟我交换书单呀!
文:PM
主编:PM
本文未标注图片、文字均为原创,转载请联系后台。
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missbecky@beckysfantasy.com】
我们将及时处理。
异想生活笔记(公众号ID:life_and_style)
每天早上8:30 和我们一起自我增值
微博:异想生活笔记。
这是我们一起启程的第 2637 站,春天正是读书天 ~
新一年,更广袤,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