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那个站在一年开头的人说:“给我一盏灯,让我安全地走进未知。”
他回答说:“到黑暗之中去吧。那比一盏灯更美妙,比熟悉的道路更安全。”
——艾丽丝·门罗《亲爱的生活》
一切都在流动、衍变,我们逐渐习惯与不确定性友好共存,在悬而未决的状态中起落安然。
只需记得,当下的行动和内心的信念,是我们持守秩序与理想的最小单位。我们希望这世界是什么模样,我们自己便活出怎样的人生。
以下为2025年新经典非虚构类新书预告,哪些作品是你正在关注和期待的呢~
社会·纪实
01
《格外的活法》
[日]吉井忍
日籍华语作家吉井忍历时7年采写而成的非虚构作品——路变窄了,但还可以走。
大学毕业后出国游荡各地,不买房不上班,“甘愿落后几圈用自己的节奏慢跑”。如此二十年后,吉井忍从北京回到东京,面对一个高度老龄化和贫富分化的日本社会,主流之外的容身之处越来越少。
“跳出胜负束缚之后的路,该怎么走?”带着这样的问题,她将目光转向日本街巷、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她/他们在社会由盛转衰之后,不强迫自己嵌套进标准规格中,在不那么残酷、也不那么完美的日子里,用心守住那份“标准规格之外”的自由。
02
《美国路人》
刘骁骞
十五年驻外记者刘骁骞直击美国梦的坠落现场,首次极近距离书写2020年后美国的纪实作品。
他是长期徘徊此地的路人,得以冷静而精准地触摸这个国家的伤口:抗议现场,“让美国再次伟大”和“种族平等”两个并不矛盾的口号,将美国人推挤一起,又远远拉开;逃离奴隶棉田的黑人男子永远困在私刑的梦魇中,在民族神话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在一个个残垣断壁的联邦学校旧址,一群人如海底捞针般寻找着埋葬着孩童遗骨的墓地。
他穿梭新闻现场和历史之间,用置身其中的视角,观察美国广大腹地,书写历史剧变下的众生百态。这个中国人笔下的美国,是美国人拒绝认识的样子。
03
《是谁把世界糟蹋成了这样》
暂定书名
[日]上野千鹤子
外版封面,仅供参考
「这个世界会好吗?」
《始于极限》之后,上野千鹤子的终极回答!
从工作、结婚、教育、老后四个板块,拷问日本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躺平厌世、裁员降薪、卷生卷死、养老问题……所有年轻人焦虑的、关心的、害怕的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开解。
写这本书——是“希望把社会交到下一代年轻人手里的时候,他们不至于再问:是谁把世界糟蹋成了这样?”
直击人心的“赎罪”与“声援”之作,一边对年轻一代轻声说抱歉,一边试图再为改变社会努力一把。
04
《活水》
暂定书名
[英]罗伯特·麦克法伦
外版封面,仅供参考
河流不仅仅是供人类使用的水资源,而是拥有生命力的存在——“当代最好的行走文学作家”麦克法伦带领读者踏上一场激动人心的探索之旅,深入探讨河流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活水》这本书如水一般,从山脉奔涌至大海,贯穿麦克法伦三次重要的旅程:他前往厄瓜多尔北部,见证奇迹般的云雾森林;他来到印度南部,记述伤一场溪河的生死保卫战;他抵达加拿大魁北克东北部,亲历壮丽的野性之河如何流淌和流血。
“河流有权畅通无阻地流向大海;森林有权不被砍伐;冰川有权蓬勃发展,而非消亡。”
05
《中产危机》
[日]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暂定封面,仅供参考
“失去的三十年”,日本曾经的“一亿中产阶层”,被卷入“下行螺旋”无法脱身。企业压缩成本,工资停滞,年轻人梦无可梦、转向躺平,消费萎缩,企业利润再次承压……一轮新的下行螺旋再次开始。
逃出恶性循环的方法为何?下行压力下,如何避免重蹈覆辙,早做打算?
这里有一个个普通人,在压力下的不安与抉择、痛苦与温情,也有30年痛定思痛后的实用良方。个人、企业、国家如何应对和避免一场可能的经济衰退,答案在充满触感的现实里。
06
《守在终点的人》
[英]海莉·坎贝尔
外版封面,仅供参考
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用工作守护着生命的终点,却常遭忽视甚至误解。他们就是死亡产业从业者,如同灵魂的摆渡人,承担着送别逝者、抚慰生者的重任。
英国特稿记者以细腻、坦诚之笔,探访了十二类死亡职人,写下了这部死亡产业亲历记:殡葬承办人、死亡面具雕刻师、灾难善后服务人员、犯罪现场清洁工、行刑者、防腐师、解剖病理学技师、丧亲助产士、掘墓人、殡仪员、人体冷冻机构工作者……我们所避讳的话题,是他们的日常,也是我们一直缺失的生命必修课。
07
《大门口的陌生人》
何袜皮
“我是一名合格的保安。我既不偷也不抢,只是捡别人掉的。”
近年来城市犯罪率持续降低,保安人数却不断增长。为什么需要那么多保安?带着这个问题,作者在某大型小区的物业公司进行了九个月的实习,观察并参与了保安的日常工作。她发现,保安被夹在物业和业主中间,要同时满足保安公司、物业和业主三方的需求。他们不善于表达,但在工作和生活中其实同样渴望尊严与安稳,同样有着自己的恐惧。
08
《有趣的概念总是成对出现》
暂定书名
何贝莉
两位年轻老师带着八名性格不同的学生,共同参加一个为期六天的艺术驻留项目,他们用概念激发思考,用游戏展现内心。
作者真实记录了这群鲜活、敏锐又年轻的艺术生命之间的试探、争辩和澄清,个体轮廓也在彼此理解中逐渐变得丰富和鲜明。蓬勃的生命力就在眼前,正在突破无聊暗淡的日常,在现实与想象的缝隙之间迸发、生长。
09
《极致辩护》
暂定书名
一切皆法
这是精彩纷呈的案件故事集,也是律师的真实工作记录。
金华鹦鹉案、虚假广告案、聚众斗殴案……本书将通过8个案件讲述女律师何智娟及邢辩女团一年拿下数起无罪辩护的传奇经历,还原当事人们的百态人生。
每章将从案发经过、庭审交锋、法条背景等不同方面,再现律师穷尽一切办法构建辩护思路,运用聪明才智、专业知识和坚韧意志来平反冤案、匡扶正义的极致辩护艺术,为读者带来最真实的超燃法庭对决现场,展现刑事辩护的至高境界。
人物·传记
01
《惹作》
易小荷
1995年她出生时,被取名叫“惹作”,相当于汉语里的“招弟”。
15岁时,她嫁给了山那边的陌生人,只因为对方的家支与自己相配。
18岁时,她选择自杀,怀里的女儿只有三个月大。
在大多数人的记忆里,这只是一个在某年某月喝农药而死的人。
不曾拥有身份证、结婚证,不被录入家谱,就连死亡时的年龄,也是“待确认”。
她叫“惹作”,彝语的意思是“再来一个男孩”。
罗新、许纪霖、李钧鹏、张莉、桑格格、押沙龙、陈英、张向荣等作家学者力荐!
02
《唐诗笑忘书》
六神磊磊
“六神磊磊唐诗三部曲”收官之作!
在21世纪为大唐诗人立传,在课本之外重新解读唐诗。
李白、杜甫为代表的盛唐诗歌顶峰之后,继续书写中晚唐诗人风度与诗歌余韵:白居易、杜牧、元稹、薛涛、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李商隐……
03
《赫尔佐格自传》
[德]沃纳·赫尔佐格
外版封面,仅供参考
当世最重要的导演沃纳·赫尔佐格最新、唯一自传。赫尔佐格曾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是德国电影新浪潮领军人物,也是特吕弗、杨德昌挚爱的电影大师。他一生拍摄了七十多部电影和纪录片,出版了十余本书。
从二战后极度贫穷的德国村庄,到世界最高电影殿堂,这位激进梦想家翻山越岭,深入丛林和荒野,抵达世界尽头,讲述自己传奇、冒险、曲折、勇猛的一生,也在历史的垃圾时间中,为我们带来一份当代启示录。
历史·哲学
01
《哲学的故事》
《哲学的殿堂》
[美]威尔·杜兰特
左为《哲学的故事》封面,图书已上市
右为《哲学的殿堂》外版封面,仅供参考
《哲学的故事》是畅销百年的传奇人文经典,曾引领数代人走进哲学殿堂。
出版第一年即加印22次,迅速译成18种语言,掀起全球哲学热潮。
季羡林、周国平、陈嘉映、刘擎、罗翔、罗振宇等名家盛赞。
用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了有史以来的主要哲学家的生平及其观点,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叔本华、尼采再到柏格森、罗素、杜威等。在阐述每位哲学家思想的同时,生动地介绍了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境遇和情感经历。
《哲学的殿堂》接续《哲学的故事》中未完成的工作,这次威尔·杜兰特依旧从哲学出发,但最终走到了更广阔的领域——从形而上学、认识论、美学,到生与死、道德与社会、宗教与政治,乃至人类文明的整体历程。本书讲述了文明中的人如何被迫离开农业,迁入工厂,从乡村搬迁到城镇再到城市的旅程,讲述了经济变革如何让我们从长期建立的旧观念转向新时代的新现实,并以杜兰特标志性的睿智声音娓娓道来。
02
《雍正的迷宫》
暂定书名
[美]史景迁
外版封面,仅供参考
历史学家深入权力的迷宫,揭示制度与人性的幽暗角落。
面对一桩涉及自身名誉的谋逆案,雍正决定亲自回应,追查到底。随后两年间,盘根错节的线索逐渐浮出水面,各色人物也纷纷登台亮相:四处招摇的冒牌官员、推波助澜的风水先生、被流放的太监、走南闯北的商贩……这些人说着精心编排的故事,打造出一个疑云重重的世界。
官场上同样险象环生,雍正抽丝剥茧地破解案情时,不断察觉到时隐时现的敌意,事情也越来越脱离了他的控制。
03
《众神:四万年的人、物与信仰》
[英]尼尔·麦格雷戈
外版封面,仅供参考
《泰晤士报》年度图书!
238幅精美插图,全彩印刷,精选全球文物瑰宝,呈现四万年人神世界史。
我们相信什么,决定了我们是谁。通过饱含思念的器物、蕴藏力量的地方和或盛大或简朴的仪式,我们才得以确认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才知晓我们何以成为“我们”。
殿堂级艺术史家尼尔·麦格雷戈执笔,以物为线索,从史前到当代,全方位展现四万年人类文明与信仰的故事。与众神共处,就是与我们自己共处。
科普·健康
01
《也许是鼻子的问题》
[日]黄川田彻 著
[日]吉竹伸介 绘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鼻塞的经历,但大多数人都还没意识到“鼻塞,不仅仅是鼻子塞住了”“鼻塞,不是忍忍就能过去的小事”。尤其是对孩子来说,睡不好、注意力不集中、弯腰驼背、长不高……这些可能都是因为鼻塞!
本书以吉竹伸介的漫画再现孩子从遭遇鼻塞到康复的全过程,讲述自己治愈鼻炎的亲身经历。以东京鼻科诊所院长黄川田彻30余年临床经验为依据,揭开鼻健康和孩子成长鲜为人知的关系。为孩子找回自由呼吸的快乐时光!
02
《无拘无束:女性权利指南》
[美]凯西娅·乌尔班尼亚克
外版封面,仅供参考
“你是女人吗?是的话就该读读这本书。”
《无拘无束:女性权利指南》是美国知名心理疗愈师、两性关系导师凯西娅·乌尔班尼亚克的代表作,美国亚马逊读者5星推荐。
除了自己,你似乎需要取悦每一个人——你有这样的“乖乖女综合症”吗?在家中,在亲密关系里,在学校,在职场……你并非毫无感受、缺乏主张,只是,你主动或被迫地抑制了自我表达,也因此逐渐迷失自己。
《无拘无束:女性权利指南》或许能够帮你走出这样的困境。从“说”到“做”,作者用16堂讲练结合的“自修课”,助你全方位提升女子力。
03
《科学巡礼》
暂定书名
[德]帕特里克·克拉玛
外版封面,仅供参考
马普学会是世界三大基础研究机构之一。其现任主席帕特里克·克拉玛,同时也是德国、美国、英国等国科学院的院士。在书中,他带领读者探索马普学会,以通俗、诗意的语言介绍复杂的科学概念,揭示天文、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的前沿成果。通过与科学家的对话,展现这些研究如何塑造未来世界。
在当今社会,了解前沿研究对于理解未来发展方向有重要意义。本书不仅满足读者对科学探索的好奇,还能激发人们对未来科技的无限遐想。
04
《我在医学院教的谎言》
暂定书名
[美]罗伯特·勒夫金
外版封面,仅供参考
全球顶尖医学专家挽救自己和家人的动人作品!全球数十位医学博士的联袂推荐,数百位读者撰写感人长文,原版上市后迅速登上美国图书畅销榜。
作为前UCLA医学院教授、美国多个医学组织的前主席,罗伯特·勒夫金博士却患上了多种慢性疾病,由此他开始反思现代医学的局限性,逐渐发现许多科学、权威的健康观念的局限和错误。
他以犀利的笔触、通俗易懂的语言写成本书,并结合自身经历和研究,提出了更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法。
除了以上书目,编辑部还有更多惊喜在细细筹划中,让我们保持好奇,期待今年继续与大家在阅读中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