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正在以“魔性”票房,点燃中国电影市场。
《哪吒2》(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不到半个月,接连刷新票房榜。2月11日,截至目前,哪吒2票房已突破87亿,这部电影不仅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Top30,还是全球首部票房收入超10亿美元的非好莱坞影片。
电影院内,观众们为哪吒的逆天改命热血沸腾。
电影院外,在等待电影开场时扫码支付的15元按摩费,正悄然推动一家拟上市公司的资本神话。
近期,国内影院按摩椅品牌“乐摩吧”的母公司福建乐摩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乐摩物联”)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拟在主板挂牌上市。
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乐摩吧营收6.2亿元,净利润1亿元。
与此同时,“揭秘9个月赚一亿的按摩椅公司”等词条登上微博热搜。
乐摩吧的崛起与近年来影院经济的爆发与之密不可分。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突破600亿元,观影人次超15亿。
“乐摩吧”作为影院场景中的“隐形赢家”,早已悄然布局全国超50%以上的主流影院,覆盖超32万个座位。以2024年前三季度总营收为例,经计算,其每日营收超225万元,堪称“影院里的印钞机”。
乐摩吧在全国超50%以上的主流影院,覆盖超32万个座位
图源:@乐摩吧
有人调侃称,哪吒在电影院里“闹海”,乐摩吧在影院里“闹钱”。
乐摩吧的IPO冲刺,让新一年“影院经济”的狂欢刚刚开始。日营收超200万元的乐摩吧,是否是资本市场的“躺赢”神话?
碎片化养生,吸引打工人
9个月利润超1亿,乐摩吧凭什么能赚这么多钱?
分析其商业逻辑,乐摩吧以“碎片化养生”的方式,精准与打工人的世界同频共振。
广州白领王晓安是按摩爱好者,平时过多伏案工作与出差,让她肩颈僵化。王晓安几乎每周都会去中医馆等地按摩,包括但不限于去电影院时会选择带按摩椅的座位。
按15分钟“缓解疲劳”的价格是13.8;
按20分钟“焕发活力”的价格是17.8;
按30分钟“深度舒压”的价格是23.8……
不到一杯奶茶的价格,就享受半小时的舒缓按摩。有时遇上折扣与优惠券,使用半小时按摩椅的价格可能更低。这成为不少打工人中途短暂休息、恢复精神的解乏选择。
但是低廉的价格与打工人“碎片化养生”的选择,并不足以让乐摩吧成为共享按摩椅的“行业大哥”。
相关资料显示,乐摩吧以“扫街”的方式,全国范围内铺设超50万台智能按摩设备,渗透31个省份与339座城市。相当于每座城市平均铺设约1475台智能按摩设备。
这种高密度地投放,直接转化为用户触达效率。其招股书显示,乐摩吧累计服务1.5亿人次,乐摩吧小程序注册会员人数超2800万。
上千万的注册会员为乐摩吧形成自己的私域流量池,为复购率奠定基础。2024年,乐摩吧的复购率达35%,不少消费者在体验后,也想在家中添置按摩椅。
国际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21年至2023年三年间,乐摩吧以近40%的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第一。可以说,乐摩吧的规模效应已成天然护城河。
对于此次IPO上市,乐摩物联表示,将募集资金用于提高在原有市场的渗透率,并拓展在其他交通服务及休息区、电子竞技场所及办公楼等消费场景。
同时,乐摩吧表示,募资后公司会继续开拓亚洲海外市场,尤其是泰国及东南亚城市。“除增加智能按摩设备的数量外,我们计划在不同部门招聘更多员工以支持我们相应的扩张计划。”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表示,共享经济通过整合零散需求,从而实现规模效应,在发展前期,因为市场空白较大所以更容易实现较快增长,但之后会逐渐放缓。
“对于企业来说,必须快速扩张并登陆资本市场,否则投资者看不到高成长预期,就失去高估值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乐摩吧的盈利情况与公司的经营模式密不可分。
目前,公司有两种经营模式——直营与合伙人。
直营模式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总营收近七成。消费者通过扫码支付按摩、充值费用,直接进入公司账上。
此外,乐摩还有合伙人模式(即加盟模式)。尽管该模式的收入低于直营模式,但其毛利率远高于直营。
乐摩吧加盟模式的收益额
图源:乐摩物联《招股书》p14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直营模式的毛利率分别是12.37%、34.35和34.22%,合伙人模式的毛利率则分别为67.15%、76.10%和74.44%。合伙人模式的毛利率,几乎是直营模式的2倍。
为何直营模式的毛利率,普遍低于40%?
公司解释称,由于除直营模式及合伙人模式下承担的折旧及摊销外,公司还需负责智能按摩服务的服务网点(POS)及相关开支,包括场地占用费与维护成本,以及员工的福利开支。
“POS及相关开支一直是销售成本项的最大组成部分”,财报显示,POS成本平均占销售成本的67%。
高昂的场地租金等成本开支影响了乐摩吧的净利,让其面临增收不增利的难题。除此之外,按摩设备的高折旧率也大大压缩了盈利空间。
今年递交招股书前,乐摩吧也试图通过资源整合的手段以改变困境。
上市前更换“70后”董事长,
分红超4000万元
当共享按摩椅龙头乐摩吧冲刺IPO的消息传出,资本市场却将目光聚焦于两个“意外”。
一是“70后”创始人谢忠惠在上市前夕卸任董事长。
二是公司上市前一年半内分红超4000万元。
上市前董事长更换与突击分红,是创始人的功成身退,还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资本棋局?
“乐摩吧”的故事始于2016年,曾创办开发和销售按摩椅产品公司的谢忠惠,捕捉到了“碎片化养生”的商机。同年,他收购了福建乐摩物联科技有限公司60%的股权,成为控股股东,并推出“乐摩吧”品牌。
谢忠惠
图源:乐摩吧
彼时,共享经济风头正盛,但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的混战尚未波及按摩椅领域。谢忠惠瞄准影院、商场等高流量场景,以“10元按摩”切入市场,迅速打开局面。
谢忠惠希望借助移动互联网,让“不知道”“买不起”“放不下”的“三不”情况,消失在中国按摩椅市场。
2017年,乐摩物联第一次获得外部机构投资。基石亿亨向乐摩投资5000万元,帮助乐摩吧在共享经济衰弱时能保持较好竞争力。
2020年之后,疫情这一“黑天鹅”,严重影响依赖线下消费场景的行业,共享按摩椅也毫无例外受到影响。
线下消费无法开张,租金这一大额成本开支还要继续“烧钱”。
谢忠惠通过抵押自己房产等方式,筹集了1800万元的资金,同时采取公司高管降薪以及与商场沟通以押金抵租金等方式,帮助乐摩物联度过经营危机。
对于加盟商,谢忠惠表示疫情期间公司不参与分配,营收均由加盟伙伴自行支配,以期让合作伙伴积极自救。
随着线下经济的恢复健康,乐摩吧的营收实现爆发式增长,从2022年的3.3亿元,大幅增至2023年的5.9亿元,同比增长77.8%。
然而,就在乐摩吧递交招股书前夕,2024年8月,谢忠惠突然宣布卸任董事长,转任副董事长,新董事长由原CFO韩道虎接任。
这一变动引发市场猜测:创始人为何在IPO关键时刻“退居二线”?
要知道,韩道虎虽在2016年入股30%成为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但现年56岁的他,比49岁的谢忠惠年长不少,并非存在谢忠惠到达退休年龄而让贤的情况。
有业内人士推测,这可能与韩道虎在资本层面的资源和经验有关。招股书显示,乐摩吧计划募资主要用于扩大服务网点、技术迭代及海外扩张。而谢忠惠的“退位”或为引入更多专业管理团队,以应对上市后的复杂资本运作。
谢忠惠虽卸任董事长,但仍担任公司董事及战略委员会主席,对公司战略方向保有话语权。此举既能确保创始人对企业的长期影响力,又能向资本市场传递“专业化治理”的信号,为IPO估值加分。
冲击IPO之前,乐摩物联还曾两次向股东宣派了大额股息分红。
据招股书显示,2023年,公司向权益股东宣派2375万元;2024年前九个月,又宣派2000万元,其中1000万元给到了谢忠惠本人,理由是满足其财务需求。
突击分红在IPO前并不罕见,但乐摩吧的1年9个月分红4000余万元仍引发争议。
招股书显示,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9311万元,分红占比高达43%。同期,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1.8亿元,期末现金储备却从7140万元骤降至2780万元。
从股权结构看,谢忠惠通过持股平台间接控制公司约35%的股份,按分红比例计算,其个人或获得超1400万元现金。此外,核心管理团队及早期投资人也从中获益。
这一举动被解读为创始团队在上市前“落袋为安”的策略,以降低未来股权稀释带来的收益风险。
在沈萌看来,在经营流动性不受影响的前提下,上市前大手笔分红,对公司的利润影响有限。他表示,“公司上市前分红可以补偿老股东,且上市融资也可以补充流动资金,所以如果上市成功,那么对企业影响不大”。
“在确保资金储备和经营安全前提下进行分红,是可以理解的。”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判断,如若上市前大额分红导致公司现金流大幅减少,可能会导致公司在市场拓展、技术研发、设备维护等方面的诉求,对公司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降低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的信心。
共享按摩椅,是门好生意吗?
提供智能按摩服务是乐摩吧的主营业务与最主要的收入来源。那么,共享按摩椅这一行业,未来究竟有多大增长空间?
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按摩服务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23.4亿元增至2023年的24.4亿元。其复合年增长率仅为1.1%,并且,智能按摩作为典型的重资产行业,不可避免地承担着较高的经营风险。
售价5000元/台的按摩椅在前期需要极大的采购成本,并且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按摩椅还需要保持产品的更新迭代,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持续投入设备升级更新的资金。
由于共享按摩椅多设在人流密集场所,因此还需定期维护与卫生清洁,而其因为卫生问题引发讨论的新闻话题,亦是屡见不鲜。
社交平台上出现“按摩椅缝隙中有蟑螂”“坐完按摩椅皮肤红肿、瘙痒”等吐槽,也是消费者因卫生问题对共享按摩椅体验不佳的表现。
另一方面,共享按摩椅作为一种“等待经济”,需要顾客上座后才有可能盈利。因此,寻找好的网点布局、获得优质投放点位则成为该行业的关键选择。
不同城市、商圈、场所的场地租赁费用差异较大,热门区域更是会进一步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于乐摩吧而言,同类竞争对手的崛起和传统按摩业的复兴会对其市场占有率造成冲击。
传统按摩椅制造品牌如荣泰健康、奥佳华等,也在向智能按摩服务领域拓展。2021年底,奥佳华发布了AI按摩机器人2.0,连接鸿蒙智联与智能AI算法全新交互体验,并配备疲感追踪科技,将智能按摩仪推向一个新高度。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4按摩足疗行业白皮书》显示,2025年中国按摩足疗行业市场规模或将达到7000亿元。另有按摩行业分析报告指出,中国按摩足疗行业的服务内容也在多元化发展,从单纯的足疗、推拿,到足部护理、足部美容、中医理疗等多样化服务。
招股书显示,乐摩物联的营收过于依赖单一产品。尽管目前乐摩吧行业大哥的地位仍难被撼动,但1.5亿人次的用户教育成本已被摊薄。
行业人士指出,乐摩吧若想保持竞争力,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和业务增长点。
在共享经济进入下半场的今天,如何让“10元按摩”的故事在资本市场继续“舒服躺赚”,将是其IPO后的考题。
【来源】盐财经
【作者】张婉莹 李彦妮(实习生)
【编辑】何子维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