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颖宝
“哪吒2若卖95亿饺子能赚1.35亿”“票房大半要分给影院”……
随着《哪吒2》拿下中国影史票房第一,继续向百亿票房冲刺,对其创造的财富效应,越来越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其中,隐藏最深的赢家,却是一个共享按摩椅的品牌——乐摩吧。
近日,“乐摩吧”母公司乐摩物联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距离上市只差临门一脚。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乐摩吧已然是“中国共享按摩椅一哥”。
2021-2023 年以交易额计,乐摩吧连续三年在智能按摩服务领域行业排名第一,市占率从29.4%增长至37.3%,且在2023年的市场份额是行业第二名的两倍。今年春节档《哪吒2》等电影的人流效应,相信乐摩吧还将继续“遥遥领先”。
这在共享经济大潮渐退的背景下,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奇迹。需求更为成熟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的日子都不算好过,乐摩吧却赚得盆满钵满,不仅九个月净赚一个亿,而且在IPO之前还给股东分红了4000多万元。
但故事另一面是,不少消费者对其抱怨颇多,越来越多公共场所的免费座椅已经被乐摩吧代替,“付了钱就叫主人,没付钱就将人翻转”,乐摩吧的生意经充满了巨大争议。
强势的“跑马圈地”
“乐摩吧的生命力太顽强了。”
疫情期间,共享按摩市场降温之际,便有人感慨道。
乐摩吧是共享经济兴盛下的产物。2016年,ofo、摩拜等共享单车品牌开启中国共享经济元年,催生出共享出行、共享空间、共享健身仓等一批生活服务概念。这一年,曾担任真彩文具销售总监的谢忠惠嗅到了风口,在收购乐摩物联60%的股权后,成立“乐摩吧”品牌,将公司业务拓展至智能按摩服务。
谢忠惠押对注了。2017年,中国共享按摩椅行业就迎来春天,新增注册企业数量是2016年的5倍,到了2018年共享按摩椅总数已超过100万台。顾家家居、奥佳华、荣泰健康等上市企业,也相继推出“爽客”“摩摩哒”等共享按摩椅品牌。
但失速也来得很快。2018年,“摩摩哒”的毛利率大幅下滑至23.38%、同比下降18.65个百分点;2019年,“摩摩哒”母公司荣泰健康在共享按摩椅方面业务已转出90%左右。纵观行业,共享按摩椅相关企业的注销吊销量在2020年达到了峰值14家。
乐摩吧仿佛成了寒冬中唯一“杀不死”的共享按摩椅。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乐摩物联营收分别为3.3亿元、5.87亿元、6.1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53万元、9458万元、1亿元。可看出,2024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净利润均已超过2023全年规模。
据投中网报道,乐摩吧不但能维持盈利,还在IPO前给股东分红了4000多万元。
更有意思的是,相较于“多线发展,平摊风险”的经营逻辑,乐摩吧的业务相对单一,大盘几乎全押在智能按摩业务上。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此业务营收分别为3.16亿元、5.68亿元、6.04亿元,占总营收的95.75%、96.74%、98.22%。也因此,有外界认为乐摩吧有作为“打破共享经济固有印象的研究样本”的意义。
但乐摩吧“命硬”的逻辑,或许不难总结——规模论。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1月15日,乐摩吧已在全国投放超50万张智能按摩椅,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339个城市——全国年度票房超500万元的电影院中,其入驻了50%以上(1281家);面积超3万平的大型商场中,其入驻了70%以上(4757个);年度客流量超1000万的机场中,其入驻了50%以上(20座)。
可以说,乐摩吧并未给友商留下多少发展空间,也印证了很多人的感受,像车站、商场等公共场所,越来越多的免费座椅已经被乐摩吧所取代,以“按摩”功能将免费资源变为收费服务。
强势的“跑马圈地”,让乐摩吧拿下了全国37.3%的市占率,而且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其智能按摩服务的交易额有61.57%来自“网感”更强的一二线城市(包括新一线)消费者,这显然有助于乐摩吧品牌传播。
说白了,只要瓜分比例足够大、存在感足够强,无论蛋糕如何缩水,都还能有一口吃的。
苦共享按摩椅久矣
但跳出共享按摩椅的圈子,纵观座椅市场,消费者还有很多选择。正如网友的吐槽:“但凡电影院、高铁站能多一点普通座椅,我们还会坐按摩椅吗?”
社交平台上,尽管有一部分网友给乐摩吧的共享按摩椅给予正向评价:“等电影开场的时候,躺着按摩不比干坐着等舒服?”“技术堪比专业推拿师。”……
但更多的网友苦共享按摩椅久矣。
有人表示,按摩力度太大了,曾被按摩椅“锤”到腰酸背痛,起初还反思是否自己太矫情了,但看到隔壁椅子的大哥“表情逐渐狰狞,双手握紧扶手,身体上下拱动”时,她的内耗被治好了。有人表示,连自己戴着的项链,都被按摩椅“大力出奇迹”掐断了。
更有不止一名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投诉,按摩椅运行到一半后忽然断电,自己被困在椅子上无法动弹,联系客服无果,要靠旁人帮助才脱身,“太社死了,简直是‘人工’驯化人类的经典例子”。
卫生问题也频频引发网友担忧。座椅黏糊糊,是被提及最多的点,“特别是夏天,好多人一身汗就躺上去”。
尽管早在2023年,乐摩吧创始人谢忠惠就曾对媒体表示,公司有配备专人每天擦拭清洁高铁机场等场所的共享按摩椅,并强调这是“必要的成本支出”。
但直至2025年,许多人对“日常清洁”的效果感知薄弱。关于座椅垫子下翻出食物残渣、椅子上有不明物体、有蟑螂爬出等现象的吐槽,在网上仍旧存在,消磨着大众对以乐摩吧为代表的共享按摩椅行业的信任,并一度催生出“有多少人曾在影院被按摩椅‘殴打’”“乐摩吧按摩椅怎么还不被赶走”等话题,“按摩椅能不能离开电影院”甚至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
此外,乐摩吧的收费并未凸显出共享经济应有的性价比。
乐摩吧的收费标准为:13.8元/15分钟、17.8元/20分钟、23.8元/30分钟。按传统人手按摩市场的平均单次服务时长60-90分钟计算,乐摩吧共享按摩椅按一次要47-71元。
而《2024 按摩足疗行业白皮书》显示,近年按摩足疗行业市场top10品牌的客单价在逐步降低,从400元左右下降至不到300元,70 后、60后等银发用户消费区间更主要集中在50-199元。
口碑、价格均未形成优势,乐摩吧即便成功上市,又能靠什么延续“顽强生命力”,还待观察。
而这些铺天盖地的抱怨,还不是乐摩吧当下更迫切的问题。
“一哥”兜里也没钱了
尽管乐摩吧的营收仍在提升,但必须承认,行业大盘收窄及成本增加的影响,已反映到账面上。
基于上述“仍无突出的第二优势”的情况,乐摩吧为保行业领先位置,需要继续扩大版图。
据乐摩物联表述,此次冲击IPO,便是计划通过募资进一步扩大服务网点渗透率,重点拓展交通枢纽、电竞场所等新场景。同时,乐摩物联已瞄准东南亚市场,拟通过本地化合作建立海外服务网络。
这导致成本承压。2022 年、2023 年、2024 年前三季度,乐摩物联销售成本分别为2.45亿元、3.42亿元、3.7亿元。销售成本中,又以服务网点相关开支(包括场地使用费及运维成本)的占比最大,同一时期内分别为1.59亿元、2.3亿元、2.57亿元,占比达64.85%、67.28%、69.63%。意味着,光是租金,乐摩物联每年就要支出超2亿元。
同时,共享按摩椅又是有相对回本周期的生意。《2022—2028中国共享按摩椅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即便每天能服务5-10名消费者,一台乐摩吧共享按摩椅也要6-10个月才能回本。
因此在出海成功之前,乐摩吧就已面临着增收不增利,以及流动资金减少的衍生问题。
截至204年9月末,乐摩吧流动负债总额为2.09亿元,其中一年内需要偿还的银行贷款就有0.49亿元,但同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0.28亿元。
而就在IPO之前,乐摩吧的股东们还给自己分红了4000多万元。
可见,乐摩吧的资金缺口已被撕得很大。同时,关于乐摩吧上市的讨论也衍生出两个新方向:“乐摩吧是否在无效扩张?”“乐摩吧死守共享按摩椅行业,是否有意义?”
不过,乐摩吧已无暇顾及这些,续命才是重要的——或许,这也是其急求上市的真正原因,乘着《哪吒2》的东风,先把钱弄到手再说。
参考资料:
野马财经《“乐摩吧”共享按摩椅IPO,“70后大佬”实现“躺赢”!》
趣解商业《这个假期,多少人被共享按摩椅“殴打”?》
投中网《50万张按摩椅,撑起一个IPO》
新黄河·济南时报《影院共享按摩椅背后公司赴港IPO,行业冲击下能否“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