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人民公园、申城“心脏”地带的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自2005年生根,是中国大陆最初创立,具时代先锋意义的当代艺术馆,已渐渐成长为充满创造力的文化符号。今年迎来20岁生日的这座美术馆,近日官宣正式启动“西行记”计划。未来,该馆将在纽约、威尼斯、伦敦等地构筑起崭新的当代艺术空间与艺术项目,为东西美学的交流与创新提供连接全球的落脚点。同时,该馆也将汲取人文艺术与科技革新的前沿成果,与顶尖科学家与科创企业合作,进一步探索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为当代艺术的未来打开全新可能。
成立20年来,上海当代艺术馆始终致力打造国内外艺术家展示交流的艺术文化平台,为来自本土与世界的先锋艺术与设计打开了艺术新生态的窗口,逐渐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的艺术馆”。作为一家独立运作的艺术机构,上海当代艺术馆至今已累计举办艺术、设计、影像以及建筑展览及文化艺术活动近200场,不仅为中国当代艺术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为上海当代艺术的发展交织出一张联系全球的国际网络,获得“亚太私人博物馆理事”、“国际现当代艺术博物馆成员”等国际殊荣。
作为"西行记"的重点项目,上海当代艺术馆将在纽约市中心建成一个全新的纽约当代艺术基金会与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作为文化出口与艺术驻留的创新基地,MoCA纽约将为优秀的全球青年艺术家提供国际化的交流与展示平台,通过举办展览、论坛、讲座等艺术文化活动,助力华人当代艺术新生力量成长的同时,也将建成一个充满活力的跨国艺术交流平台,为全球当代艺术的新生代打开更多新的可能。
继五度举办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后,上海当代艺术馆将在威尼斯打造融科技与艺术美学为一体的“江南艺术园林”。上海当代艺术馆将与威尼斯国际大学(VIU)紧密合作,在圣塞尔沃洛岛建园。“艺术园林”将以中国江南园林的造园意趣与哲思为本,以新媒体数字艺术为媒,在潮起潮落、亦虚亦实间,通过新颖的艺术表现方式与跨学科的主题展览,为两个同样依水而建的文明续写跨越时空的对话。
以水为媒,上海当代艺术馆与英国艺术与多媒体领域享负盛名的Goldsmiths学院达成合作,联手知名生成艺术家William Latham与上海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孙文倩共同策展,并邀请牛津大学与帝国理工学院科学家和中英两地艺术家以黄浦江和泰晤士河或是结合伦敦和上海每日的股市数据为创作基因,展开艺术、科技、金融之间的三方对话;或是从生物医学的角度,将有机数据与无机编程相结合,生成独一无二的蛋白质艺术语言。运用编程、AI与数字艺术,探索科学与艺术间化学反应的这场跨文化的艺术实践,将助力时代性新兴艺术语汇的创造,也将为推动全球城市间的多元合作贡献力量。
“科技+艺术”同样可谓上海当代艺术馆的重要发展方向。该馆携手元象科技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国内、外博物馆行业,用大模型和VR技术,共同丰富博物馆消费内容在艺术展览中融入行浸式XR影院体验(VISION WALK)。此项目由国内外顶尖专家团队联手打造,以电影级的视听效果,开启全新的沉浸式艺术体验,让观众得以在虚实交融的艺术世界自由探索、互动。即将落地上海的MoCA XR艺术空间,也将成为跨学科的艺术实验场,链接全球艺术与科技领域的合作伙伴,实现科技高度与艺术温度的双向奔赴,探索科学与艺术的无限可能。
而在影像艺术领域,今年则将会有两部由上海当代艺术馆赞助的中国艺术电影陆续登上国际舞台。其中一部是王志斌导演的纪录电影《无声有声》,聚焦一群聋人高中生的成长之旅。另一部是由Ag(沈仲旻)导演的《上海女儿》,诗意而奇幻地展现了一位上海女儿在西双版纳寻访父辈的旅程。
未来上海当代艺术馆深化国际合作,将以“西行记”为支点,打造更具创新性、包容性与前瞻性的艺术空间,以丰富的策展模式吸纳多元文明的交流共振,让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语境中生长出更加丰沛的根系,进一步拓展当代艺术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