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习惯成自然。

好习惯,受益终生,如果是坏习惯成了“自然”,

那往往就会“进化”成固执,

而这种固执,

就会如开枝散叶一般,

形成一个又一个啼笑皆非的故事。



心理学中有个很出圈的“认知闭合”效应,

通俗的解释这种效应,那便是比起未知的辽阔和更多的可能,

有些人更愿意蜷缩在看似确定的牢笼里,

但看似确定,实则未知的风险,则会让他们有选择的视而不见。

这些人在交际生活中吃了固执的苦,

却强调“都是别人的错”而不审视自己的固执带来了什么样的麻烦,

他们很容易被所谓权威信息“驯化”认知,

即便因此损失了钱财,反而还会“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

情感受挫之后,他们毅然决然的拒绝所有接触,

但因此错过了拥有真正感情的良机时,

却以飘飘然的语调,说着随遇而安的话,

而实际的态度,却是把一切机会拒之门外,

原本合理的自我保护,成了被偏执操控的自我愚弄,

原本理性的分析,成了感性役使下的说辞。

糊涂,成了这种人屡败屡战的合理解释,

是的,当我们把糊涂二字放在这群人的面前时,

如同照妖镜一般的效果,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这些人遭遇痛苦的合理解释,

他们的糊涂,让他们宁肯相信自己是一时糊涂的受害者,

也不愿意想一想,能不能用稍微聪明一点的办法,让自己避免“受害”,

而这种糊涂所导致的一系列影响,

则是会让他们的人生在固执的催动,甚至于迷惑下,

屡屡受挫,越挫越固执,

越挫越糊涂。

有些时候,这样的人就在我们身边,

从试图讲道理,到陷入毫无意义的争论,

最终彻底将他们放弃的过程,并不漫长。

有些话讲清楚了,讲的足够明白了,

也就是把该说的都说了,

不该说的,也都点明利害关系之后,

剩下的,就要看他们自己了,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领进门实属不易,这道门槛想过去,

这就是师傅的责任,

但是这道门槛过去了,师傅有师傅自己的事,

修行,能修到什么地步,则是徒弟自己的本事,

所以,第一步很重要,迈过这道门很重要,

万事开头难,所以师傅带着徒弟把开头的难关过了,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不是师傅能做主,

而是“该做主的人”要为自己负责了。

所以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

道理是能讲通的,道理也可以实践的,

但问题就在于,当你面对这些糊涂之辈,

把这些能讲通的道理讲通了,

能实践的,也都给“领进门”了,

可他们呢?

明明可以改变自己,明明可以往前走,

却是一步退,步步退,

嘴巴里说的还是那些颠三倒四的歪理,

他们相信的,依然是他们一次又一次吃亏上当的元凶,

那么你还能怎么办呢?

你不能怎么办,

因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负责,

你想救他,但是他不接受,

那么接下来已经浮出水面的结局,

就只能用活该二字诠释了。



日积月累的力量是可怕的,

世界的发展如是,

个人的发展更如是,

而如果以糊涂作为这一力量的“内驱力”,

那么这也会导致可怕但更可笑的现象,

频频发生,不断发生,

讲道理在这些现象面前,成了不值一提的小丑行为,

因为当一个人足够愚昧的时候,

所有正确的,客观的,关键是与其固有认知不同的存在,

都会让他感到不爽,一种难以解释,也不需要解释的不爽,

于是乎,倒行逆施一般的驳斥便会接踵而至,

所以,不是道理讲不通,

而是接受事实的头脑被彻底锁死了:

讲不通的是道理,

信不过的是逻辑,

输的总是不服气,

谁赢永远是个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