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北京日报客户端刊发了由人民空军首任新闻发言人申进科撰写的《海霞:“新闻国脸”是一辈子的形象和责任》一文。文章披露,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河南省委组织部批准,海霞被聘任为河南大学学术副校长,为家乡学子深造播音主持专业提供支持。她还被聘任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为母校学子深造播音主持专业提供支持。


▲2018年5月24日,央视著名主持人海霞在三门峡市主持节目 图据IC photo

公开资料显示,海霞出生于1972年3月,河南郑州人,现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播音员主持人管理中心副主任。据《河南日报》消息,2025年1月已增补为河南省政协委员。

截至2月12日,河南大学官方网站的学术副校长一栏还没有海霞。目前,公布的5位学术副校长有王学路、傅声雷、张立新、崔大祥、陈雪波。

2月12日,红星新闻记者致电河南大学宣传部一位负责人询问是否将更新官网中有关海霞的信息,这位负责人表示“再等等”。河南大学一位学院负责人表示,其实聘请海霞为学术副校长已经定了很久了,只是一直没有对社会公布,应该这个学期就会公布。


▲截至发稿时,河南大学官网只公布了5位学术副校长

目前的5位学术副校长中,王学路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获得者,曾在复旦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工作,长期从事植物遗传学方面的科学研究,2014年6月至2019年12月,任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2020年4月受聘担任河南大学学术副校长,2021年10月被认定为河南省优秀专家。

傅声雷曾长期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工作,曾任华南植物园环境退化与生态恢复领域首席科学家、恢复生态学研究组首席科学家。2016年加盟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1年9月受聘担任河南大学学术副校长。傅声雷主要从事土壤生态学和生态地理学研究,通过探究地上植物对地下生物的影响,为植物与土壤的相互作用提供新的信息,打开土壤的“黑箱”;利用土壤生物的调控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化肥的输入和碳排放。

张立新长期在兰州大学、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从事光合作用方面的研究工作,曾主持多项国家级重点科技项目,2010年-2018年任中科院植物所副所长。2021年开始担任河南大学学术副校长。目前,他还是河南大学深圳研究院院长。

崔大祥,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原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担任薄膜与微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际ISRNN学会理事、Nano Biomedicine and Engineering杂志主编等。在Nature Protocols, ACSNano等国际专业杂志上发表SCI论文450多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励。2023年6月16日,经中共河南省委研究,决定同意聘请崔大祥担任河南大学学术副校长。2023年7月13日上午,河南大学在金明校区图书馆三楼会议室举行领军人才至善特聘教授聘任仪式。崔大祥被聘为河南大学学术副校长、医学院院长。

陈雪波,河南南阳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领军人才至善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7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007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11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长期从事理论和计算光化学研究,发展激发态理论模型,开展基于计算-实验-数据融合的新型OLED材料和催化剂研发;主持十四五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专项、国际合作重点和国家杰青等项目。据河南大学新闻网消息,2023年11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雪波受聘为河南大学领军人才至善特聘教授。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吴阳

编辑 包程立 责编 官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