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所谓拳道一体,是在拳学中体味修行的。
有一个窍要,行功练拳腹内得清虚,不然浊气弥漫,既耗气血,同时也阻真阳发动。
过去的人饮食简单,因此问题不很严重。如今的人们吃得好,且好吃好喝,问题就凸显出来了。
无论五行拳、三体式、两仪桩、浑圆桩,只要你练得对了,首先的外在表现就是清肠胃。
身法。技击占先手,后发制人的占先手,其实就是身法快。
空手夺刀,不是手上的技巧有多好,得是你的身法快过对方。你比他快,他抓不住你,拿着枪也没用。两人面对面站着,你给我一拳,我还你一腿,此种技击闻所未闻。
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彼发动我已至。
我比你快,一晃就逮着你,百试百验。
练身法不在腿上,在腰上。
化了尾椎,活了脊椎,体会到了脊柱发力,就知道身法的秘诀就在这里。
从脊柱而来的整体发力,不仅仅体现在胳臂腿上,也体现在身体的全部。
所谓身法,就是脊柱对身体整体的发力。
尾椎一颤,不用考虑腿上怎么用劲,心领神会,人已经出去了,这就是形意拳所谓之自然本能。
内家拳里的东西,除非你练出来,才知道是怎么回事。站在门外往里看,永远都是揣测。所以这行当不需鸿辨之人才,只需要脑子有灵性能下功夫之人。
比如身法,不知道怎么练,也没练出来的,就是在腿脚上下功夫,灵活各种步法。
有帮助,但下身动上身不动,此谓“两截”的身法,动起来范围很狭窄,功用有限。
形意拳有拿法,一直是传说,比如李仲轩老所说唐维禄的传授。
如何拿?如果从大擒拿、小擒拿、鹰爪力上去想象,那是天大的错误。
形意的拿法还是一种劲,这种劲有点像地震,横波纵波,却是一块来的。
无论身体什么部位,拿住了一发这种劲,断筋拆骨头。
这种劲还是从脊柱来的,是整体发力。
心思一动就出来。
形意拳的劲是怎么练出来的?
就是从五行拳里来的。
所谓“规矩不可易”,按照规矩来,一步一个脚印,各种劲自然慢慢就都出来。
比如打崩拳,你可以打个穿劲,像子弹射进去。也可以打个撞劲,把人发出去。也可以打个透劲,把人内脏打伤。也可以打个震劲,把人骨头节拆了。也可以把这几种劲和在一起打进去。
我非常感慨李忠轩老说的那句话:“真正练出来的哪有功夫去扯那些没用的闲事?”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武林行里更厉害。门派之争,门内派系之争,派内个人纷争。
用李老的话验证,凡是争的都是没练出来的。为什么?心性道德不够。但凡练出来的都是得天地之机,道深德厚与世无争,谁来管你那些闲事!
擒拿也好,反擒拿也好,抑或各类武术的技击,归根结底要靠劲。所谓拳不打人功打人,这个功就是要把“劲”练出来。
比如你给别人一个拧腕,只有一种情况下才能奏效,就是你的力量要比对方大很多。如果不是这样,对方很容易就反擒拿了。流传于世的擒拿基本是反关节技术,这是技巧,但施展技巧的根基是劲。....腿法反而是正蹬和弹踢,速度快动作小直线打中门,很难防。(本文完)
真正的武学,不可能普罗大众,一直以来都是阳春白雪,是极少数人玩的东西。传武,需要真正的传承才行。现在已经开始招募,五月份开课,里面有很多各拳种优秀的功法,包括桩功、试力、内功、肩胯训练、技击、养生等,愿自己在武学路上少走弯路的朋友,请关注,可以加罗山主微信:18513683927进行交流。
附:
来源:传统武学
请欣赏短视频
投稿邮箱3481323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