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们,在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这样我们就能更方便地交流和分享。作者承诺会尽心尽力,按时为您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文章。
引言
并非支付不起8.8万的彩礼,而是选择报警来得更为经济实惠。
在当今时代,全球的包容性日益增强,跨国婚姻也变得日益常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追求爱情和婚姻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文化差异和价值观的冲突。
不久前,一则荷兰留学女博士索要8.8万欧元彩礼的新闻登上了热搜,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现在,让我们来关注一下这件事情的最新进展。
高价彩礼的索求
彩礼作为一种中国传统习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根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彩礼不仅是男方对女方家庭的经济补偿,也是对婚姻的一种承诺和尊重。然而,在荷兰等西方国家,彩礼的概念并不普及,甚至被看作是一种陈旧的习俗。
一位1991年出生的33岁中国女留学生,在荷兰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与荷兰籍男友相爱并怀孕,因彩礼问题而将婚礼筹备闹上了法庭。她向荷兰男友索要8万8欧元的彩礼,折合人民币约66万元,男友被吓坏后选择逃离并报警。
实际上,这位女士在国内读研时已经结过婚,并向中国男友索要了66万的彩礼,随后带着彩礼钱出国继续深造。在留学的第四年,由于长期异国恋导致感情破裂,她与中国男友离婚,并在荷兰找到了新的伴侣。
当谈及婚嫁时,这位女士深知,在荷兰结婚索要彩礼属于违法行为,于是她巧妙地让自己怀孕,认为这样就有了继续发扬国内传统文化习俗的理由。
这位女士的行为还算一致,至少没有双重标准。她在国内索要的66万和在国外索要的8.8万欧元,折合人民币大约都是66万元。男友认为,这8万8欧元是他至少需要一年不吃不喝才能攒下的钱。
再加上荷兰是一个完全合法开放的国家,在男方看来,这位女士就是在哄抬物价,有意敲诈自己,于是他选择报警并抛弃女友。
遭遇判决
这件事情在网上引起了热议。在中国,彩礼是一种传统习俗,但在荷兰并没有这一习俗,当地人认为女方怀孕还索要金钱,是诈骗行为。张女士的博士学位因此中断,最终因诈骗罪被判6个月拘留,刑满后被驱逐出境。
据消息,这位女士是公派留学去荷兰的,即使她向男友索要彩礼,也不应该被定为诈骗罪。无论在哪里,对诈骗罪的定性都需要满足一定的构成要件。
例如,首先需要有恶意侵占的目的,但在这件事中,显然只是以结婚为目的,并无恶意。新闻中提到,荷兰小伙子只是猜测女友的动机,不能以猜测的动机来定罪。
所谓的诈骗罪是指,我让你产生错误的认识,然后处分你的财产,这才构成诈骗罪。但在这件事中,那位女士确实怀孕了,只是想结婚而已,只是想遵循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并没有让荷兰小伙子产生什么错误的认识,甚至可能连敲诈勒索罪都谈不上,更别提诈骗罪了。
在某公众平台上,一位用户发表了辟谣短文,称这件事完全失实,不知道是谁盗用了她和她丈夫的照片,编造了这么一篇假新闻。尽管她尝试了各种方法举报,但始终无法彻底清除这些不实内容。
现在的网络越来越发达,对于网络上的一些信息难以分辨真假,很多网友已经抱着“不知情不评论”的态度。但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造谣这种行为都是应该坚决抵制的。它会给受害者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甚至可能会承担法律后果。
网友看法
其实这件事是去年发生的,可能因为最近刚过完年,七大姑八大姨刚见完面,所以这个谈婚论嫁的问题又被摆上了台面。
有一种奇怪的观点认为,彩礼是习俗,嫁妆不是习俗。大部分人会因为彩礼闹掰,却不提嫁妆的事。通常情况下,男方出房子首付,女方陪一些家电,双方父母再给孩子一些钱,让他们度过前期的拮据生活。
别拿生孩子说事,从基因层面来说,孩子身上包含女方的基因比男方的基因要多。至于随谁的姓,只要合法,你家孩子姓马里亚海沟都没事。结婚后双方的父母都需要照顾,平等对待就行,不是结婚之后就和哪方父母断绝关系了。女方有了公婆,男方也多了岳父岳母。
有网友说:“彩礼的事取决于男生的态度,彩礼能试出来,他是否真的爱你,想和你结婚。但拿不出理想的彩礼,有很多解决的办法,但大部分的男生都选择了分手,找个相亲的,然后拿出了高额的彩礼,这样的及时止损也好。”
其实结婚的道理很简单,无非就是我退出我家,你退出你家,我们去组建一个新家,而不是我从我家退出再去融入你家。嫁妆和彩礼是两个家庭帮助我们成立一个新的家庭,而不是一个家庭去交易或扶贫另一个家庭。婆媳关系也很简单:如果婆婆对我好,把我当女儿,我就把她当亲妈;如果她把我当外人,那她也别指望我做得有多好,凡事都讲究一个将心比心。
夫妻关系更简单:只要你不出轨,有上进心,不家暴也不冷暴力,能担当有责任心,不欺骗我,那么我们就有钱多花、没钱少花。再苦、再累、再难,我都会陪着你走下去。
结语
这件事引发了人们对婚姻价值观的思考,但也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婚姻中的文化差异和价值观碰撞所带来的挑战。彩礼和嫁妆,在新时代的今天,到底还应不应该继续推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