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电竞世界杯(以下简称EWC)官方宣布,英雄联盟、无畏契约和云顶之弈将成为2025年EWC正式比赛项目。相较于去年加入的英雄联盟和云顶之弈,作为Riot Games在近年来的另一个爆款,无畏契约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向外界传递出了相对明确的信号,即面对沙特方面的真金白银和EWC的影响力,Riot终于还是“妥协”了。

去年2月,EWC首席执行官Reichert宣布了The EWC Club Program,这个计划在于通过设置条件,遴选一批全球范围内最优秀的俱乐部,让这些俱乐部尽可能多地参与EWC的比赛,根据最终的积分瓜分1700万美元的俱乐部补贴奖金。


不到两个月后,Riot在一篇名为《提升MENA赛区的电竞观众和游戏玩家的体验》的新闻里,宣布云顶之弈和英雄联盟将加入2024年EWC。在这篇新闻里,Riot还提到,“EWC不是官方的英雄联盟电子竞技赛事,Riot不会参与制作,也不会选择参赛队伍”,但Riot也很坦诚,“考虑到许多电竞组织和选手面临经济方面的挑战,而EWC既能够提供国际竞技舞台,还有丰厚的奖金池,有助于参赛者的财务稳定”。

以去年EWC为例,所有项目的总奖金共计2800万美元,另外1700万美元是俱乐部计划的奖金。说回到英雄联盟和云顶之弈两个项目中,前者只有8支直邀战队,且采取单淘赛制,这意味着冠军战队只需要赢下两场BO3和一场BO5就能拿走40万美元的冠军奖金,而后者总计55万美元的总奖金则是该项目单项赛事的历史最高奖金。

以2024年LCK春季赛为例,冠军战队GEN.G分得了2亿韩元的冠军奖金,约合人民币104万元。要知道,整个春季赛赛程长达3个月,常规赛加季后赛累计超过20场比赛。相比之下,在EWC拿到40万美元冠军奖金(约合人民币292万元)的T1战队,只需要赢下三场比赛。值得一提的是,只参加了两场比赛,最终未能晋级决赛的GEN.G,则拿到了10万美元的奖金。参加比赛数量不及LCK的十分之一,却拿到了约合LCK冠军奖金的七成。对于顶尖战队来说,这样的买卖,无疑是划算且极具诱惑的。

2011年,当V社宣布首届DOTA2国际邀请赛总奖金为100万美元时,不少职业战队都对此持怀疑态度。直到Na'Vi夺冠,将冠军奖金的支票高高举起后,几乎所有职业战队都从DotA转到了DOTA2。之所以提到DOTA2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只要有战队在比赛奖金中尝到了甜头,只要V社和沙特出得起钱,就不会有战队能拒绝真金白银的诱惑,尤其是那些大俱乐部们。

在去年的EWC上,8支英雄联盟战队和16支云顶之弈战队尝到了甜头。到了今年,无畏契约的队伍们也要进来分一杯羹了。毫无疑问,Riot的项目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而EWC要做的就是通过高额的奖金吸纳有影响力的项目和俱乐部的加入。同时,无畏契约的加入也给了那些想要在俱乐部计划中争取更多奖金分成的大俱乐部更多的机会。


去年12月,ESL公布了2025年ESL职业巡回赛的初步细节。其中,赛事奖金将分为俱乐部奖金和选手奖金。ESL对此给出的解释是,营造一个“使选手们在有竞争力的基本工资和完善的俱乐部支持结构下得到支持”的环境。除了IEM卡托维兹和IEM科隆站之外,其余五项赛事将拥有100万美元的奖金池,且选手奖金和俱乐部奖金之间的分配比例为30%~70%和40%~60%。

此外,2025年还将启动“年度俱乐部激励”机制,奖励战队在ESL职业巡回赛中的贡献,包括赛事出席、观看人数以及与ESL相关的推广活动。ESL计划向贡献最大的16支战队分配总计295万美元的奖励。这一设计显然延续了EWC的逻辑:通过经济杠杆强化俱乐部绑定,同时加剧资源向头部集中。


从EWC扩军到ESL改制,电竞行业的“资本游戏”规则日渐清晰——赛事方以高额奖金为饵,吸引顶级俱乐部与选手形成虹吸效应,而中小俱乐部则在资源竞争中逐渐边缘化。当沙特资本与赛事方联手搭建起“金元电竞”体系,“大鱼吃小鱼”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