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光平

导语:当前,美国政治舞台上围绕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去留的争斗正酣,这一事件不仅关乎美国政府内部权力博弈,还对中美关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USAID成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长期充当美国外交全球扩张的重要工具,通过专项拨款,借非政府组织做公益、投资之名,在全球输出意识形态,甚至直接参与颠覆他国政权。国务卿鲁比奥视其为美国外交的重要助力,全力争取保留。


然而,美国行政效率部部长马斯克发现USAID存在严重问题,其每年420亿美元预算,一多半流入美国政客及相关人员口袋,马斯克认为该机构已病入膏肓,必须裁撤。


这场争斗以特朗普的介入暂时告终特朗普授意解雇了USAID监察长保罗·马丁,其手段比马斯克的“强制休假”更为激进。特朗普此举一是为了共和党内部团结,摧毁民主党看重的USAID;二是为了践行“美国优先”,降低外事部门USAID的优先级。

对于美国媒体称“特朗普此举是给中国外交拔了一颗硬钉子”的说法,实则片面。中国在南太及周边国家的布局基于平等、互利、共赢,有自己的节奏,不受境外势力影响,早在USAID面临危机前,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就与库克群岛达成经济发展协议。


尽管美国放弃USAID这一遏制中国的“手段”,但中美竞争格局和外交大方向未发生根本变化。经贸领域,特朗普曾多次威胁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贸易摩擦仍可能持续;高科技领域,美国继续对中国实施技术限制;外交安全领域,美国聚焦印太,通过加强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美英澳AUKUS联盟等围堵中国。

总之,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去留只是美国政府内部调整,虽一定程度减少了美国对中国的一种遏制手段,但中美关系仍将在复杂局势中演变。未来,中美需相互尊重,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责编:陈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