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朋友找来求助,说同学家的女儿在学校被高年级学生带着人当众殴打,身体多处受伤,精神更是受到了很大损伤,眼瞅着就要开学,孩子却不愿意返校,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四处奔波讨要说法始终没有结果。说实话,听了这种事情,挺同情,但跟家长对话后,满是无奈,有时候吧,一个人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在面对问题时的处置效率。

哈先生是徐水区漕河镇人,女儿小哈在当地的南留中学上初一,学习成绩还不错,但不知什么原因得罪了初二的一名女生(据说是因为一条朋友圈),被对方带队堵在了教室门口,众目睽睽之下被打的受伤。身体上的伤害是一方面,在同学们面前如此受屈,心理的损害更大。孩子回家后情绪几度崩溃,哈先生和妻子担心女儿出事,辞职在家全天陪护。


图:看电子病历,伤情比较严重

简单描述一下事情概况,重点其实想吐槽哈先生为女儿讨要说法时的一些明显问题,当然,不是希望大家会遇到子女遭受欺负的情况,只是有些时候,遇上突发事件千万不能乱了阵脚。

首先,哈先生转述南留中学校长在处置这起校园暴力时的一些言语,如果属实,那么绝对是极不负责而且会引发轩然大波的,可让哈先生提供依据时,哈先生憨憨地表示:没有。

……前前后后沟通四五回,按家长描述每一次南留中学的校长都金句频出,可你没有证据,那说个der啊!

唉,行吧,那既然诊断证明里孩子明显受伤不轻,提供一些孩子被打后的照片吧。哈先生无奈表示:孩子被打后情绪激动,一看我们要拍照就崩溃的哭喊,没办法只能放弃。

唉,好吧,我也很崩溃,孩子被打这么多天,没有保留任何证据,没图说个der啊!


图:目前唯一留下的证据,是女孩头发被揪下去一大片,但这个,确实不明显

哈先生对伤情鉴定委托有质疑,认为拖拖沓沓导致关键证据缺失,但实际上相关规定甭说十天半个月,就是1个月后开出委托书都不算帽子机关有问题。

觉得处置慢,12389就打起来,一直打~12345其实在这方面不管用的。

哈先生认为是对方(打人者)门子硬,不然不可能左右案件走向,但实际上,从个人角度来看,与对方关系并不大,因为校园暴力是近年来重点关注领域,只要发现就会严惩相关负责人,所以掩盖问题,未必是为了冲突当事人,而是为了校领导。


图:孩子将这些年获得的奖状全都撕下来扔了一地,可能这个时候她发现,成绩在南留中学并不重要,怎么说呢,过早的认清社会,其实也没有坏处。

各位老铁,说了这么多,只是想科普一些必要的常识,还是那句话,懂得都懂~

另外,徐水区教育局其实对此事门清,一位工作人员敞亮的答复“你说的那个女孩是南留中学姓哈的学生吧,来,我给我们安主任的电话,它知道详细经过,你问去吧。”


图:看来什么事徐水区教育局的安主任都门清,问题是,人家不说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