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发展的大格局中,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其立足世界舞台的根本,而军事与能源领域的发展状况,更是衡量综合实力的关键指标。军事方面,海、陆、空各类先进军事装备的研发与运用,是国防安全的坚实保障;能源领域,稳定的能源供应体系与先进的能源开发技术,则是国家经济稳健前行、民生得以保障的重要支撑。



在军事装备的大家庭里,战机翱翔蓝天、舰艇游弋海洋,它们的先进程度备受世界瞩目,各国也都在这些领域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然而,陆地战场上的重要装备 —— 坦克,同样不容忽视。在二战时期,坦克凭借强大的火力与防护能力,成为陆军攻坚的核心力量,深受各国陆军青睐。就像上世纪 80 年代,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美俄作为传统军火出口大国,为了争夺一笔巨额坦克订单,各自使出浑身解数,推销本国先进坦克。美国的 M60 坦克以火力精准著称,俄罗斯的 T72 坦克则凭借坚固的防护装甲闻名,可最终,这笔订单却花落中国,伊拉克一口气采购了 1150 辆中国 69 式坦克,且以现金支付,毫不拖泥带水。究其原因,中国坦克物美价廉,在满足伊拉克作战需求的同时,还契合其紧张的预算,能够迅速组建大规模装甲部队,增强战斗力。

回到能源领域,俄罗斯,作为天然气生产的 “巨擘”,在天然气工业的发展进程中却面临着技术瓶颈。在天然气液化生产环节,燃气轮机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但俄罗斯在这方面却长期依赖进口,主要从美国和乌克兰获取。苏联时期积累的技术与成果,在西方品牌的强烈冲击下,逐渐式微。俄罗斯燃气轮机特别设计局被西方掌控,研发与改进计划被迫中断,大量优秀技术人才流失,严重制约了



的自主发展。

反观中国,在燃气轮机领域,始终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从引进乌克兰的技术开始,便持续投入大量资源,经过无数次的工艺改进与技术迭代,成功攻克重重难关,让 GT - 25000 燃气轮机不仅成为 052 系列、055 系列导弹驱逐舰的强劲动力心脏,更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崭露头角。

如今,俄罗斯决定从中国采购 20 台 GT - 25000 燃气轮机,用于北极 LNG - 2 项目。该项目规划了三条生产线,年总产能高达 660 万吨,每条生产线都需要 150 兆瓦的强大能量支持。



美国仅提供了 4 台燃气轮机用于第一条生产线,而剩下的两条生产线,将由中国制造的燃气轮机来保障电力供应。这一合作,对于中国而言,极大地提升了中国重工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为国内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对于俄罗斯来说,在西方的重重围堵之下,与中国的合作犹如一场及时雨,确保了国内能源项目的稳定运行,只要能源根基稳固,俄罗斯就拥有重新崛起的希望。



这就如同在稀土领域,中国展现出的强大掌控力。美国妄图从蒙古获取稀土,通过各种手段试图绕过中国,实施所谓的 “稀土计划”。无论是谋划让英国货轮绕中国运输,还是安排飞机空运,又或是打算通过铁路运输,都在中国的一系列反制措施下化为泡影。中蒙边境竖起电子围栏,中国领空新规生效,美运输机被困乌兰巴托,美蒙稀土协议沦为一纸空文。中国在稀土、能源等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与资源掌控,彰显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力,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维护自身利益与国际合作秩序的坚定决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