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家长们在湖北云档科技有限公司参观。记者 武沛涛 摄

今年1月7日早上,次仁拉姆和伙伴们到达湖北省宜昌市,这是她第一次踏足女儿索朗拉姆生活的城市,心中充满期待。

和次仁拉姆同行的共有14名从山南市来的家长,此次来宜昌是参加由援藏企业西藏清诺招商孵化运营有限公司协办的为期三天的“鄂藏连心 就业同行”西藏籍青年区外就业回访活动。

尽管还未见到女儿,次仁拉姆心里却已经有了判断,“这里的空气好,环境好,女儿在这我很放心。”

“我在这里挺好的”

次仁拉姆来自山南市加查县,女儿索朗拉姆为了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在宜昌市援藏工作队和当地人社部门的牵线搭桥下,于2024年7月来到湖北华鑫光电有限公司工作。

为了让家长们安心,援藏工作队特地将回访活动地点定在青年们入职的企业,让他们能实地感受企业文化、工作氛围。

走进湖北华鑫光电有限公司,次仁拉姆便被展示柜上的手机镜头元件吸引。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主要从事镜头元件生产,目前,已提供50多个适合藏族青年的就业岗位。在这里,青年们不仅能得到一对一的职业帮扶,还能享受免费住宿等员工福利,每月工资可达到6000至7000元。

参观结束,看到正在公司大厅等待自己的女儿,次仁拉姆难掩激动,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你放心,我在这里挺好的。”索朗拉姆安慰着母亲。

同行的次旦多吉看着眼前的母女难掩微笑,就在上一站参观地——宜昌惠科科技有限公司,他见到了自己的女儿白玛央宗,女儿告诉他,如今自己工作稳定了、赚钱了,今年一定带他到宜昌景区转转,感受宜昌的文化和美景。

“100多个孩子的家长都感谢你们。”次旦多吉激动地向随行的宜昌市援藏工作队工作人员表达自己的谢意。

“以专业技能实现职业突破”

工作以来,索朗拉姆为了让母亲放心,并未说出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刚开始我不懂怎么操作一些复杂工序,头两个月我一直认真努力跟着师傅学习,现在我能独自完成镜片摆盘工作,并且速度越来越快。”索朗拉姆说,去年9月,她被公司评为月度优秀员工,这给了她很大的信心,“我会继续努力工作,留在宜昌发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位于宜昌市西陵区的湖北云档科技有限公司已接收西藏籍员工20人。在公司参观时,次仁拉姆拉着同行的索朗玉珍,一同聆听索朗玉珍的儿子达罗为大家介绍公司档案全生命周期服务。

“我们给西藏青年提供优质岗位,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习档案管理、展陈、修复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找准兴趣点,即使去到别的地方也能靠自己的专业技术谋生。”公司办公室主任于利蓉说。

如今,达罗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

“我想在档案管理上持续精进,等以后回到我们的西藏分公司工作时,就能以专业技能实现职业突破。”达罗说。

“把就业经历讲给朋友听”

“感谢宜昌为西藏青年提供最优的岗位和服务。”山南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湖北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领队王云清,在山南与宜昌就业工作座谈会上说,青年们只有走出去,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为将就业援藏落到实处,宜昌市与山南市签订劳务合作协议,通过降低门槛、因人设岗、定向招聘等方式,让176名西藏籍青年在宜昌就业。

此次回访活动,宜昌更是紧紧抓住高校毕业生家长这个关键,通过组织家长到区外参观考察的形式,让区外市场就业在山南更加深入人心。

“我希望以后能跟女儿在宜昌生活。”次仁拉姆说。

“以后,我会把我的就业经历讲给西藏的朋友们听,让他们也来宜昌工作生活。”白玛央宗说。

宜昌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金安介绍,下一步,宜昌市将充分发挥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和山南市加查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搭建更多就业平台,让两地青年合理流动和充分就业,促进两地实现深度融合,互利共赢。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