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胶东半岛推开一扇温室门,瞬间跌入30℃的“热带雨林”,这或许正是现代农业科技创造的魔法。
2月11日,青岛即墨梁家荒太阳能小镇的热带水果大棚内,金灿灿的脆蜜金桔挂满枝头,还未完全成熟的台湾长果桑随风轻摆,香蕉树阔叶舒展地“吮吸”着冬日的阳光……这片北方土地上竟“藏”着一座热带果园。记者实地探访了解到,通过“南果北种”技术,小金桔、黄金百香果、突尼斯石榴等多种南方水果在此试种成功,不仅甜度香气更胜原产地,更成为本地市民体验热带风情的“新地标”。
刘志和冷副教授查看百香果的生长情况。
即墨梁家荒太阳能小镇负责人刘智介绍,小镇多年前就开始尝试利用太阳能大棚控温技术,逐步攻克热带水果在北方越冬难题。“青岛昼夜温差大,生长周期比南方长,水果糖分积累更充分。”刘智指着藤蔓上还未成熟的百香果举例,“今年由于农历有闰月,所以成熟的日期比往年晚一些,按照往年的数据,成熟果实测甜度比南方原产地高,香气也更浓郁。”另外小镇内种植的其他热带水果中,台湾长果桑亩产可达3000斤,单价达60-90元/斤;脆蜜金桔果肉无籽、甜如蜜饯,成为春节采摘的“爆款”。在先进的栽培技术的加持下,这里栽种的热带水果品种大多数都会在过年前后成熟,为种植基地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
冷副教授和刘智观察大棚内香蕉的生长情况。
小镇大棚内金桔成熟。
步入小镇连片温室,湿润的热浪裹挟着花果的馥郁扑面而来。由于该小镇种植品类的独特性,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来自青岛市区的游客张女士惊叹:“没想到在青岛能见到比人高的香蕉树!桑葚像手指那么长,金桔香甜美味和在超市买的完全不一样。”
大棚内,绿幕般的香蕉叶强烈视觉冲击,黄金百香果藤架下挂满“小灯笼”。刘智透露,未来将引进更多南方水果品种进行种植,并结合光伏农业与乡村旅游,提高当地市民来到小镇的采摘和游玩体验感,打造集观光、采摘、休闲、研学于一体的优质生态农业园区。
木瓜树上硕果累累。
一进到木瓜大棚,就闻到木瓜花的甜美香气扑鼻。
刘智观察木瓜的生长情况。
冷副教授表示,南方水果在青岛本土栽培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价值。首先是可以增加农业收入,例如,西海岸新区的蓝莓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值超40亿元。
另外南方水果在北方市场具有较高的附加值,青岛本地种植的南方水果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和保鲜成本,同时满足本地消费者对新鲜水果的需求。青岛通过引进和栽培南方水果,丰富了本地的农产品种类。这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多样化水果的需求,还提升了青岛农产品的整体竞争力。
而在乡村振兴方面,南方水果的栽培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例如,崔家集镇的小西红柿种植业带动村民年增收超6亿元。这种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南方水果的栽培还可以优化青岛的农业种植结构,减少对单一农作物的依赖。南方水果的栽培可以与当地的生态旅游相结合,打造集观光、采摘、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园区。
而技术上在南方水果栽培中,广泛应用了智能温室、自动化灌溉等现代设施。这些设施的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青岛在南方水果栽培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农业技术,也为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借鉴。
随着青岛设施农业升级,未来市民餐桌上的“热带风味”将更加丰富可及。
(半岛全媒体记者 吴璟)
木瓜生长情况良好。
正在盛开的木瓜花让整个大棚清香宜人。
黄金百香果藤架下挂满“小灯笼”。
木瓜树上硕果累累,十分喜人。
树梢上挂满了还未成熟树梢上挂满了还未成熟的台湾长果桑。
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冷翔鹏副教授与即墨梁家荒太阳能小镇长期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聚焦品种创新,深化校地合作,着重开展金桔、百香果等热带水果新品种引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以金桔为例,脆蜜金柑是广西柳州市融安县的金桔品种,果肉细嫩无籽,果皮薄而脆,果汁丰富,其甜美口感与高糖低酸的特性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在市场上备受追捧。”
(半岛全媒体记者 吴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