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医学人物周刊】原创,如需转载请添加文末微信。
全文3847字,阅读时长约12分钟。
▲宜城市汉江二桥
宜城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楚国八百年,有近二百年建都于此(楚国鄢城)。这里走出了屈原之后最著名的辞赋家,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宋玉。当你读着他写下的楚辞鸿篇巨制《九辩》,听着《阳春》、《白雪》,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厚重感扑面而来。
而在这里,以传承中医文化精髓为己任并做到中西医融合的宜城市中医医院,便是这样一种文化延续的具象体现。这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便是宜城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其传承的“邱二姑”疗法,成为襄阳乃至整个鄂西北地区的皮肤病治疗领域一张响亮的名片;而其对于前沿技术的不断创新开拓,更是为科室未来的持续发展壮大注入了强大动力。
作者 | 人物君
01
品牌基底
宜城市中医医院成立于1979年底,次年人称“邱二姑”的名老中医从当时的环城卫生院调入疮科工作,之后她的三位弟子又相继加入,由此奠定了科室的核心发展基础,当时科室称为“疮疡科”。“邱二姑”疗法的主要治疗方向是皮肤外科,尤其是对于皮肤溃烂的治疗。历经四十余年发展,如今的宜城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在在继承“邱二姑”祖传秘方和诊疗技术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独家药方“邱氏珍珠散”曾获湖北省重大科技进步奖。
如今,诸如襄阳、荆门地区的邻近县市甚至远至外省的很多皮肤病患者,都慕名来找来宜城市中医医院看诊。除了冲着“邱二姑”的大名,更是因为宜城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全面的诊疗技术能力。虽是中医特色疗法打下的底子,但宜城市中医医院皮肤科从不固步自封地拘泥于中医疗法,而是博采中西医之治疗特长,做到融会贯通。患者在这里既能感受到中医传统疗法的魅力,又能接触到前沿的新药、新技术疗法。宜城市中医医院皮肤科的医生也是一直致力于在中西医结合中,为对应患者制定最适合其自身的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最好的疗效。其在皮肤病治疗领域的突出优势,更是吸引了很多外地医院派出他们的医生、护士过来交流学习。
而所有科室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虽然有“邱二姑”在科室发展之处打下的好底子,但由于之前各基层医院皮肤科普遍存在边缘化的问题,宜城市中医医院皮肤科也不可避免地的经历过一段低谷期。而在最近十多年来,通过努力拼搏,科室再度发展壮大,如今已成为全院规模最大的科室和发展标杆,无论是接诊患者数量还是科室营收方面均在宜城市中医医院名列前茅。
在这个过程中,宜城市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沈艳峰正是亲历与见证者,见证了科室从平凡走向优秀的全历程。
▲宜城市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 沈艳峰
2010年,从贵阳中医学院(现贵州中医药大学)毕业的沈艳峰,因为妻子是宜城人的原因,选择来到了宜城市中医医院。最初他的兴趣点是在骨科,因为大学实习期间主攻的就是骨科方向。而后,其进入皮肤科的发展,更像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巧合。
02
幸遇良师
那时候刚到医院的沈艳峰,碰巧遇到宜城市中医医院要重点推动下皮肤科的发展,正是需要人才之际,沈艳峰作为新鲜血液便被派了过去。刚到科室时,看着狭小的病房、仅有的10张床位,当时的沈艳峰只觉有些迷茫。这个在当时还是主要看一些湿疹、皮炎、单纯疱疹等常见皮肤病的科室,在很多其他科室医生看来“没什么技术含量”。这对于初入职场的沈艳峰而言,失落之情难免,他担心自己在这样一个小科室会沉沦下去。
而让沈艳峰重燃斗志的是受当时科室主任刘尚全的影响,刘尚全主任对待工作有着近乎疯狂的热爱,因为来找他看诊的患者非常多,刘主任基本每天不到7点就到医院,一年到头几乎没有哪天是好好休息的,他把所有时间都奉献给了工作。看到这些,当时年轻的沈艳峰深受感动与鼓舞,此刻他明白,在这么一位如此努力拼搏的科室主任带领下,皮肤科的再度崛起只是个时间问题。刘尚全主任不仅对待工作、患者满腔热情,更是一位良师,那时候他手把手教刚加入科室的沈艳峰,如何精准识别各类不同皮肤病的差异,使得其专业技能得以快速提升。这些都让沈艳峰从最初加入皮肤科时的迷茫,到后来信心日增。去年底,宜城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刘尚全工作室更是获批“2024年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将名老中医的优秀中医经验扎根基层,不断提升中医药诊疗服务、人才培养以及文化传播等。
如果说刘尚全主任的工作热情深度感染了沈艳峰,那么沈艳峰的另一位重要良师则是奠定了他精益求精的工作习惯,那便是如今宜城市中医医院院长徐善全。在皮肤科工作的同时,有段时间沈艳峰还兼着管理医务科的工作,而当时徐善全正是分管医务科工作的副院长。徐院长是心内科出身,对该工作有着极其严苛的认真尽责,沈艳峰曾眼见过他书写的会诊单,上面对于病情的来龙去脉、解决办法以及后期的病情控制都写的非常详细。这些细节在潜移默化中,对沈艳峰产生了深远地影响,使得他在日后的工作中也同样以这样的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为其日后的不断发展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样的敬业爱岗、精益求精的精神,如今也成为沈艳峰选择科室人才的重要标准。专业技能精湛、肯拼肯干、沟通力强以及关爱患者,这些都是基本宜城市中医医院选拔人才的基本要素。
03
学习提升
对于新招进来的医生,科室一般会通过半年至一年的时间对他进行一个全面考察,这其中包括临床技能熟练程度、对患者的病情掌握等方方面面。比如,在查房时某位医生对他所管理患者的病情了解不清晰或在遇到治疗难题时随便拖延,这些都说明他的能力和态度可能存在问题。对于这样的医生,即使学历再高,也不是科室需要的人才。
为了提升团队的技能水平,宜城市中医医院皮肤科每年都会安排一名医生轮流到省内的顶尖医院进修,在外学习时长一般在1年左右;而对于护理团队,每年科室也会派出三四人进行为期3-6个月的短期培训。通过这样的持续学习,使得科室团队的专业能力长期保持在一个高水平上。
以前,由于医生出去进修时收入会比在医院时显著降低,导致他们的积极性不高。为了鼓励医生们出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目前宜城市中医医院对于进修医生有着很好的岗位绩效和各类补贴,使得他们在进修学习期间与平时上班时的收入差不多,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大幅提升了他们的进修学习积极性。
同时,沈艳峰鼓励科室医生多参加省市乃至全国级的学术会议,在这些会议上经常有一些前沿知识和治疗理念的分享。
“哪怕在一次会议上掌握了一个新的知识点,将其带回科室应用到临床治疗中,日积月累,就会不断推高科室的整体诊疗水平。”
这样的学习通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此,沈艳峰本人就深有体会。2018年,他被派往武汉市第一医院进修,跟随周小勇教授学习重症药疹的治疗。之前对于重症药疹,尤其是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这类进展迅速、死亡率高达三成以上的疾病,宜城市中医医院以及周边的一些大小医院基本都无能为力,只能紧急往武汉的大医院送。
▲宜城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团队
从武汉市第一医院进修回来后,沈艳峰尝试用所学的方法成功救治了第一例重症药疹患者。此后,宜城市中医医院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信心大为增强,相关经验亦是得到不断积累与完善。截至目前,宜城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已经收治了100多例的重症药疹患者,其中未出现一例患者死亡。
04
持续奋进
“看着这些以前无能为力,现在却有办法进行有效的治疗的危重疾病,成为激励我这么些年来前进的最大动力。”
对于疑难病症的救治能力不仅激励着沈艳峰不断探索前行,更是带来患者信任度的大幅提升。在这样的口口相传中,宜城市中医医院继传统的“邱二姑”疗法后,又有了一张疑难病症诊治的新名片。
传统的传承与创新的开拓,在这一刻交相辉映。
再如在脓疱病的治疗方面,过去在基层医院通常只能依靠激素治疗,如若激素控制不住,患者只能转去省城大医院救治。而现在随着一系列皮肤病治疗新药、新技术的引入,给了这里的基层更多的治疗选择。以前在上级医院才有机会用上的药物,如今在县级医院同样可及,使得患者在基层可以享受到与一线医院同质化的治疗方案。且因为国家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患者的治疗费用大幅降低,这对于患者而言是一种巨大的福利,更是让广大基层百姓感受到新时代下实实在在的健康获益。
这些方面的广泛提升,使得宜城市中医医院于2015年成为全院首个获评“湖北省中医重点专科”的科室,科室也在此时全面驶入发展快车道。
而为了在疾病诊治中更好地向一线医院看齐,宜城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在近些年来开始逐步推动专病门诊的建设。首先从2022年开始,宜城市参考武汉市第一医院陈金波教授团队的先进经验开始了特应性皮炎达标门诊的建设,从表格建立到规范化管理再到疗效评价等,每个细节力求做到精细完善。最终,在科室全院的共同努力下,宜城市中医医院皮肤科于2023年正式获得省里颁发的特应性皮炎达标门诊认证牌照。
这样的专病门诊模式,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的同时,使得科室管理在降本增效与整体运营方面都更具优势。因此,宜城市中医医院又将这样的专病门诊模式延伸至银屑病、痤疮的诊疗领域,一改之前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向学科精细化管理方向发展。
如今的宜城市中医医院皮肤科的年门诊量高达5万多人次,年出院患者2500人次以上。这使得其不仅成为宜城市中医医院规模最大的科室,放眼全国基层医院皮肤科也是绝对领先的存在。
而面对这样的成就,沈艳峰并不满足,在他看来科室发展必须做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而其中的关键便在于坚持学习、不断学习。在这个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时刻保持对新技术的饥渴感,努力奋进,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责编 | 张 坪
校对 | 杨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