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三国,指的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以及立陶宛这三个小国家。别看他们三个加起来总面积只有17万多平方公里。可人家占据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他们位于波罗的海东岸,扼守芬兰湾,时刻都是圣彼得堡最大的威胁。

当然了,这三个小国家,本身对圣彼得堡是不可能构成任何威胁的,没有欧盟的支持,他们想成为发达国家,也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作为北约成员国,这三个国家紧挨着俄罗斯本土,且距离圣彼得堡最近的地方,只有100多公里,这威胁的确够大的。

早在1991年苏联解体的时候,波罗的海三国就已经和俄罗斯分道扬镳了。到了2004年,波罗的海三国相继加入了欧盟和北约,而俄罗斯则被拒之门外。这使得双方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到了2025年,波罗的海三国正式宣布,要彻底与俄罗斯电网脱离,选择加入欧洲电网,这是否意味着,波罗的海三国和俄罗斯彻底一刀两断了呢?为什么这三个小国家,一直和俄罗斯不对付呢?



波罗的海三国本就是苏联强行吞并的

说起这三个国家的历史,其实要分成两部分来看待。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主要部分,过去是瑞典王国的势力范围。

到了1721年,沙皇彼得一世,带领俄军击败了瑞典王国,得到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大片领土。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大部分地区,也就并入了沙俄。

至于立陶宛,其实过去他们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立陶宛曾经包含了如今白俄罗斯的大片领土,他们和波兰合伙组建过波兰立陶宛联邦,坐拥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不过到了18世纪后期,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期间,曾先后3次,与奥地利、普鲁士等国,合伙瓜分了波兰立陶宛联邦。其中沙俄分到的地盘最多,约有46万平方公里。立陶宛就是这个时候并入沙俄的。

由于这三个地方,距离中欧、西欧比较近,而且有不少对外港口。所以沙俄为了体现自身的文明,并没有对这里的原住民采取毁灭性打击,当然了,移入俄族人,是必须要干的事情。

但这么做,也为后来沙俄覆灭,波罗的海三国建立各自的国家,埋下了伏笔。1917年沙俄覆灭,这三个国家从1918年开始便相继独立建国了。



苏联建立以后,斯大林很不爽这一点,他认为这些土地以及港口,都应该是苏联的。所以在1940年二战的时候,斯大林以构筑东方战线,防备德军为由,强行将波罗的海三国给吞并了。

没错,这三个国家在建立了20多年后,被苏联给灭国了。当地人自然对苏联深恶痛绝,所以当德军攻打苏联的时候,当地不少人便开始跟着德军一起对付苏联。

这恰好给了苏联秋后算账的机会,二战结束后,波罗的海三国中的不少人,都被斯大林处理掉了。这使得当地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俄族人越来越多,本地人越来越少。比如说如今,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内部,依旧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口都是俄族人。

所以说,波罗的海三国和俄国之间的恩怨,其实是非常复杂的。他们想要和俄罗斯划清界限,主要是为了防止未来重蹈覆辙,再吃一遍当年的苦。记吃不记打的民族,哪有什么未来呢?在他们看来,跟着欧洲混未必会有多大出息,但跟着俄国混,苦日子还在后头呢。



波罗的海三国,亲手推倒了苏联

苏联是1991年12月正式解体的,按照部分学者的看法,苏联解体的标志性事件,是前苏联15个加盟国中的11个,在哈萨克斯坦当时的首都阿拉木图,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

为什么前苏联有15个加盟国,却只有11个签署了这份宣言呢?因为早在这事儿发生之前,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这4个国家,就已经脱离苏联,宣布独立了。

1991年8月,苏联内部动荡不安,波罗的海三国便在当年的9月相继宣布独立。格鲁吉亚独立的时间则更早,在当年的4月就正式宣布独立了。

所以这4个国家是没有签署《阿拉木图宣言》的,但苏联解体是不争的事实,而波罗的海三国作为率先脱离苏联的几个加盟国,可以说是一手推倒了这个庞然大物。



前苏联国家是否热衷于脱俄入欧

北约东扩是苏联解体以后,时常被人拿出来讨论的一个话题。主要是苏联解体,华约分崩离析。这个时候东欧大片国家没了主心骨,开始纷纷向北约和欧盟靠拢。

比较典型的代表就有波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除此以外,南斯拉夫也解体了,紧跟着巴尔干半岛上的一群国家也随之加入了北约和欧盟。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北约东扩。

华约各国奔赴北约,俄罗斯还是有心理准备的。毕竟苏联都不在了,以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和实力,很难留住他们的心。

在俄罗斯看来,只要前苏联国家不加入北约,那俄罗斯就没有任何安全隐患。毕竟俄罗斯的核心地区,都被前苏联其他加盟国包裹着。

实际上俄罗斯也一直在申请加入北约,一直到2008年以后,这事儿才慢慢没了消息。从此俄罗斯走上了和北约势不两立的道路。当然了,这条路能走多远,主要看他们的话事人还能活多少年。

2004年,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以后,俄罗斯便已经意识到了危机。但那时候他们也想加入北约,所以一直隐忍不发。直到自己一直不被接纳,这才开始坚决反对前苏联国家加入北约。尤其是和自己紧挨着的前苏联国家。

不过从现实角度来看,前苏联加盟国,不少都有脱俄入欧的想法。比如说波罗的海三国、乌克兰、格鲁吉亚、摩尔多瓦等。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和波罗的海三国的情况比较类似,都不想重走老路了。



加里宁格勒这下尴尬了

加里宁格勒是俄罗斯的一块飞地,这地方原来是德国的柯尼斯堡,属于东普鲁士的龙兴之地。不过二战德国战败以后,这地方就被苏联给占了,改名为加里宁格勒。

苏联时期,加里宁格勒的位置并不尴尬,反而是苏联向中欧和西欧发起挑战的桥头堡。可苏联解体以后,加里宁格勒和俄罗斯本土,被立陶宛和白俄罗斯给分隔开了,加里宁格勒就这么成了俄罗斯的一块飞地。

俄乌战争爆发以后,伴随着俄罗斯和欧洲各国的关系逐渐破裂,导致加里宁格勒夹在中间十分尴尬。过去这里和欧洲互通有无,物价相对稳定。可这几年,这里的物价已经迎来了飞涨。

这回波罗的海三国直接脱离俄罗斯电网以后,加里宁格勒的处境就更尴尬了,他们该用谁的电?用俄罗斯的电?够不着了!用欧洲的电?这块地归谁?目前俄罗斯给出的方案就是当地建设电厂,自给自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