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市场估值90亿,被视为中国科技“独角兽”的纵目科技,如今却面临停摆!
700多名员工被欠薪数月,公司高管们却集体玩起了“人间蒸发”,而身为公司CEO的唐锐,则是卷款跑到了国外,面对讨薪的消息已读不回。
如今在上海纵目科技总部的楼下,大门玻璃被全部遮挡住,员工也只能从旁门进到公司内部,里面断水断电,一片凄凉。
纵目科技为什么会走到今天?唐锐又会给上百讨薪人一个交代么?
梦醒时分
“我是美国国籍,买张机票就能走,但还是要留下来,跟兄弟们一起战斗。”
在2025年1月26日临近除夕,唐锐在公司大会上信誓旦旦的说到,扬言在一两个月后公司就会迎来新一轮的融资,让不少员工临近春节依旧坚守在岗位,深信唐锐会帮助公司度过经营危机,补发已经拖欠了两个多月的工资。
但转眼到了27日,中牟科技的高管就集体离职,甚至堵死了普通员工的离职通道,很多在春节期间义务工作保证工厂运行的员工,对此并不知情。
至于那笔原本要发给他们的88万保供款,也被公司管理层组成的小团体私自转入自己账户,以“被欠薪3.5个月”的名义私吞,并带走了公司交易的U盾,完全不管底层员工的死活。
这件事,成为了压垮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700名被欠薪的员工终于忍不住集体声讨公司高层,喊话CEO唐锐,想要回自己的薪资。
但此时的他们才发现,自己的社保已经停缴,而唐锐也早就离开了国内,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
2月4日,唐锐终于在公司全员大会上现身,然而态度却和春节前的自信截然不同,他奉劝员工尽快解除劳动关系,以便能更好的衔接社保。
这次会议,似乎成了他最后的善良,至此之后唐锐就销声匿迹,再也没有在大家面前现身,有传言他逃回了美国,但他的微信IP却显示日本,面对讨薪的消息也已读不回。
很多坚信唐锐能把公司带出危机的员工,也终于“梦醒”,意识到之前的承诺全都是唐锐画的“大饼”,纷纷拿起法律武器踏上了讨薪之路。
要知道在巅峰时期,纵目科技曾是奇瑞、比亚迪、长城、一汽等品牌的合作人,曾在2024年以90亿的估值位列《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为什么会在短短不到一年,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呢?
美籍清华硕士成“老赖”
唐锐出生于1976年,在考入清华大学后选择了电子工程系专业,硕士毕业后,在北京当了1年的软件工程师,随后就前往了美国。
在美国从事了20年的半导体研发后,唐锐的专业技术不仅突飞猛涨,自己的国籍也改成了美国,在2012年,他看到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一片蓝海,于是在2013年来到了上海,成立了纵目科技。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在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设立有纵目科技的实验室,就连美国都有研发中心,可谓是“两地开花”,而唐锐也在2017年将公司技术成功完成变现,推出了中国市场上第一个L4级别的自动驾驶应用,可以实现智能代泊车。
随后,纵目科技的自动泊车技术迅速占领了我国市场的大片份额,像比亚迪、长安等国产品牌均和纵目科技达成了战略协议,公司先后进行了10轮融资,市场估值超过90亿,小米、高通等公司纷纷看好纵目科技的发展,成为了投资人,但唐锐却并没有回应大家的期待。
在2017年,纵目科技选择挂牌上市,但在短短三个月便摘牌,后来又在2022年和2024年公开募股,然而却屡屡未能通过审核。
也正是因为公司无法进行新一轮的募股融资,导致纵目科技失去了“活水”,变现能力又在华为、特斯拉等科技老牌企业的挤压下不断缩水,也让众多投资者渐渐失去了耐心。
然而在这时,唐锐却选择孤注一掷,在2024年投入研发了自动驾驶充电机器人FlashBot闪电宝,其作用是为新能源汽车提供随地充电的服务,但很快市场就泼来的一盆冷水,反应非常冷淡。
要知道在2021到2023年间,纵目科技就累计亏损了16亿,在失去了变现能力的情况下又斥巨资投入到新的研发工作中,市场还反应惨淡,使唐锐走入了死胡同。
作为一个十年的老牌科技企业走到今天的末路,实在是让人唏嘘,目前上海有关部门已经成立专班处理此事,开始处理异地资产保全的问题,争取早日给这些讨薪的员工们一个交代。
结语
科技企业虽然发展势头强劲,但也要保持着理智前行,做好市场调研,并且预估好市场风险,才能让企业形成“活水”,在稳固企业资金链的情况下,完成变现,从而投入到新的研发中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