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至11日,以“走乡村 看地名 话振兴”为主题的乡村地名文化传承保护座谈会在滨州市惠民县举行。
参会人员观摩了惠民县姜楼镇地名记忆镇史馆及数字地名工作,现场了解了惠民县地名工作与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情况,调研了“乡村著名 地名好品”创新做法。座谈会上,农村大众报总经理花宇、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杨志云及教授龚志文、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桑哲、山东社会科学院区划地名研究中心主任郭晓琳等专家围绕地名文化、地名价值以及地名助力乡村振兴等阐述了观点,部分与会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均对滨州市及惠民县地名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做好地名文化工作要把握“高度、温度、力度、亮度”等四个方面。地名工作关乎地域的整体规划、历史传承以及文化弘扬,要做好小地名服务大民生的文章。地名文化背后蕴含着群众的情感记忆与独特的人文故事,在地名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富有温度的元素。在对地名命名、更名等工作中,要严格把控,确保地名的准确性和严肃性。要通过对地名文化的深入挖掘、整理和宣传,擦亮地名文化招牌,让地名发挥独特的经济与文化价值,扎实推进“乡村著名行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滨州市民政局将持续以做好“乡村著名行动”为主线,以创优“地名+”为目标,实施“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系列工程,创新做好“乡村著名 数字赋能”等项目,不断加强乡村地名管理及文化建设,推动全市地名工作高质量发展。
此次活动由《农村大众报》主办,农村大众报总经理花宇,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处长张子龙,省民政厅驻惠民县省派工作队负责人刘雷,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亨波,市民政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王为民,惠民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周帆以及省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省内部分市县区划地名工作人员、农村基层党组织代表及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
(记者 张贵英 通讯员 杜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