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高标准建设18家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全省注册登记社会组织总量居全国第一……2月11日,江苏省民政厅召开“江苏民政这五年”专题新闻发布会。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五年来,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全省民政事业取得明显成效,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地名区划
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命名乡村地名1.2万余条
聚焦扩大中心城市发展优势,完成南通市崇川、港闸两区合并和海门撤市设区,调整徐州市中心城区。优化设置后,南通市中心城区面积由1521平方公里扩至2460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超10%,跃升全省第四;徐州市鼓楼区面积由69平方公里扩至81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超7%。
“曼哈顿”这样的洋地名、怪地名怎么办?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处长张成标介绍,江苏持续净化地名环境,备案公告地名6700多个,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3900余条、不规范地名标志1万多块。率先建立地名文化遗产评定体系,评定地名文化遗产5300多个。扎实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命名乡村地名1.2万余条,设立乡村地名标志近2万个,南京市江宁区、溧阳市获评全国首批“乡村著名行动”典型案例。
关键词:一老
今年继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焕新”行动
扫码出行、手机支付、政务服务线上化……科技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同时也给一部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为使老年人不被社会边缘化,共享科技红利,2021年起,我们开始启动‘智慧助老’行动,联合有关部门实施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专项普及培训工程,连续4年将培训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省民政厅老龄工作处处长杨立美介绍,截至目前,全省共免费培训了227.44万人次老年人。
让老年人享有“苏适养老”,江苏细化实施《江苏省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清单》,基本养老服务实行项目清单化管理。全省80周岁以上老年人尊老金制度实现全覆盖,5年来累计发放116.5亿元。夯实家庭养老基础地位,2024年江苏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以旧换新,为14万户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副处长叶翔宇在发布会上透露,今年省民政厅将继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焕新”行动。“今年的补贴额度、补贴商品、补贴模式都较去年有所优化,补贴比例为30%,补贴金额最高可达15000元,也更加能够满足广大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叶翔宇说。
关键词:一小
高质量建设111家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江苏是儿童大省,全省分类保障47.5万名困境儿童,关爱服务2.05万名农村留守儿童,全面摸排建档流动儿童,纳入关爱保护体系。省民政厅儿童福利处副处长王雄力介绍,江苏建立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目前集中养育孤儿、散居孤儿全省平均保障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2859元、2265元,5年来分别增长了23.1%、35.5%,除部分直辖市外全国各省份最高。
“十四五”以来,江苏投入6.7亿元高标准建设18家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全部取得定点康复和特教资质。高质量建设111家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提供临时监护、帮扶救助、个案处置、政策宣讲、培训指导等服务。连续6年将改造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累计完成1045个项目。配备乡镇儿童督导员1438名、村(居)儿童主任2.3万名,率先举办全省儿童主任实务技能竞赛,全面提升儿童主任队伍综合素养和实务能力。
关键词:社会组织
注册登记社会组织总量居全国第一
江苏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全省注册登记社会组织总量居全国第一,直接吸纳68万人员就业,净资产规模超1226亿元,成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重要力量。
引导全省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苏社有为”特色品牌持续擦亮。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黄建国介绍,全省各级行业协会商会带动会员企业共同促进产业布局优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建立产业集群566个,举办各类交易会、展览会、博览会1297次,累计达成意向金额1288亿元。例如,苏州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和25个细分领域,构建“一集群一协会”,集聚191家上市公司,成为推动长三角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社会救助
将临时遇困群众及时纳入救助范围
“近年来,我们根据居民遇困情形的变化,相继出台低保工作规程、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认定办法、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断调整完善救助认定条件,适度降低准入门槛,强化扩围增效。”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周诚介绍,与此同时,还打破户籍地限制,推动实现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将临时遇困群众及时纳入救助范围。5年来,各级财政部门累计投入资金约370亿元,有效保障了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的基本生活。
为实现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江苏还建成全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完善“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工作机制,目前省级共监测低收入人口和其他风险对象共182万人,去年各级共发送预警信息14.6万条。
关键词:社会事务
全省已有28处景区婚姻登记点
在江苏,年轻人幸福生活甜出新高度。聚焦群众对美好婚姻家庭的新期待,江苏持续优化婚姻登记服务,助力婚姻家庭和谐美满。婚姻登记实现“跨省通办”,深受群众欢迎。江苏还将婚姻登记机关打造成美丽、生态、文明的公共服务场所和“网红打卡点”。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朱长引介绍,全省现有景区婚姻登记点28处、户外颁证基地90处、婚俗文化馆(文化长廊)74处、婚姻文化创意街区18处。
聚焦“助残为民”,残疾人福利工作多点突破。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规范化管理、精准化发放行动,完善政策制度,实现“跨省通办”“全程网办”,五年来,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分别惠及105.3万人、108.2万人。
关键词:慈善事业
现有登记或认定的慈善组织845家
这五年,慈善力量发展更加壮大。省民政厅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孙燕介绍,全省现有登记或认定的慈善组织845家,慈善组织(含基金会)总资产超360亿元。慈善(总)会、见义勇为基金会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
慈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建有南通中华慈善博物馆、南京城墙博物馆等一批有知名度的慈善展馆,全省慈善文化宣传阵地达1000多个。慈善社会效能更加凸显。聚焦特殊困难群体,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实施“慈善光伏照万家”乡村助困等品牌慈善项目,惠及困难群众1748万余人次。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苏宁
(江苏省民政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