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蛇启新岁
元宵共欢年
元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当灯、月、春、人都凑到一起时,是什么节日呢?
你猜到了吗?答案就是——元宵节!
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习俗
元宵节习俗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闹花灯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都城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元宵节文学
元宵节文学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元宵节这盏亮了千年的“灯”,如同一轮盛满夙愿的满月,在漫长的岁月中,升华了每个中国人的新年,演绎了极致的浪漫。趁此元宵来临之际,我们来一品元宵节里的中国式浪漫。
元宵诗词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观灯乐行
唐·李商
隐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猜灯谜、闹元宵
大家一起猜灯谜、闹元宵
字谜一:上下一体
(打一字)
点击查看谜底
▼
“ 爱好旅游 ”
点击查看谜底
▼
喜出
望外
字谜二:千里相逢
(猜一字)
点击查看谜底
▼
字谜三:三十而立念师恩
(打一字)
点击查看谜底
▼
莹莹之火,皓月之光,上元良宵夜,以团圆和祈福收年。
值此元宵佳节之际,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恭祝大家:平安喜乐,月圆梦圆人团圆。
撰稿:张 斌
图片:网络资源
编辑:王 钰
责编:王一岚
审核:古燕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