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蛇年春节比以往温暖得多。在浙江沿海温岭的伍佰屿,正在兴起一轮基建潮,施工场景处处可见。孩童时期记忆中的橘林、滩涂,都已经变得模糊。
仅仅在一年前,驱车沿着这一片滩涂上兴建的水泥公路,绕海湾而行,还是一件惬意的事,而今也变得支离破碎。
变化,只关乎速度与烈度。在这片海域以西数公里的乡村田地,“中国大棚之乡”滨海镇已有些许农忙的气氛。田间,被远近整齐划一的大棚覆盖着,以往的绿意盎然,变幻成苍茫一片。在穹宇型的大棚支架下远远望去,这片被各方承包的土地,已经不再是当地农户的用地,大棚里的葡萄以及其他作物即将开始新一年的成长之旅,它们承载着无数承包商的梦想。
大地上,生机勃勃的气息随着春天的到来再一次洋溢。
二
5000年文明浸润的中华大地,农耕文明的成果熠熠闪光。
从“四大发明”到“新四大发明”再到眼下的技术全球较量,这里从来不缺传奇故事,变化的是故事讲述的主角。
央视春晚,穿着东北花棉袄的机器人(杭州宇树科技的产品),跳起了令人目眩的舞蹈,这一经过3个月时间排练的舞蹈,颠覆了我们对人形机器人发展速度的想象。而在民间,DeepSeek一夜之间成了人人玩转的“手机游戏”,当我们用其代替人工进行文学创作、报告写作时,农村邻里的妯娌们,正将其作为算命工具。
在中国,蛇历来有“小龙”之谓。恰值蛇年,外界把游戏科学、深度求索、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和群核科技在内的六大科技创新公司,誉为“杭州六小龙”,代表着当下科技创新领域最具有影响力的力量,已经成为新的企业顶流。许多人好奇地透过“杭州六小龙”去观察杭州这个曾经诞生了阿里巴巴、海康威视、大华等科技巨头的土壤,到底含有什么样的营养?
杭州正以其优越的营商环境、良好的人文环境吸引更多的目光,成为检验中国科技创新力、市场拓展力、人文吸引力的重要区域之一。与其说,这是杭州的力量,不如说,这是中国广阔市场的潜在力量。
巨大的原创性试验场。从制造工厂到技术创新重要策源地,中国作为巨大的试验场,是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许多创新技术、创新场景有赖于这样的巨量市场,超大试验场为技术迭代与应用创造了无可比拟的优势。以阿里“双11”为例,当年的巨量消费涌入互联网,如何提供算法等技术保障是一道难题,但阿里完成了一次技术的检验,这是一种技术张力的创造性试验。春节前夕,在主题为“民企逐梦如何所愿皆所成”的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院长闭门活动上,多位专家表示,像“杭州六小龙”这样的企业,政府一定要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让他们的产品能够在尽可能大的范围进行试用,帮助构筑起属于中国的“技术长城”。
中国人对新技术的应用向来充满好奇、参与感十足,在实际生产、生活、学习等方面都愿意参与其中。由此,像无人驾驶等技术,在极广泛人群的参与下,产生了巨量的数据,而巨量的数据又更好地推升了技术的成熟度。全球很难再有国家像中国这样,一个产品和一个技术,在同一时期里可以拥有数亿级别的人流参与测试并投向应用。当我们已经在数字支付领域全覆盖时,不少国家仍用支票支付着水费与电费,用现金打理着日常消费。
燃烧的国家复兴信念与技术自信。今年的央视春晚,更像是一个技术革命的表演舞台。数十年来,央视春晚诞生的往往是唱响一年的流行音乐,流传久远的经典小品,而这一次却是技术硕果的绚丽绽放。晚会结束后,人们忽略了那些音乐、那些戏剧、那些小品,却记住了那些技术创造。可以说,在央视春晚上亮相的技术产品,扫去了数年来中美技术博弈的阴霾,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所处的科技、消费、生产和创新环境。
不断累积的技术自信,来自那些颇受追捧并切实改变我们科技面貌、生活状态的产品。以短视频社交软件为例,TikTok是全球最受欢迎的APP(应用软件),2017年5月上线,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下载量超过40亿,月活跃用户接近16亿;以宇树为代表的机器人、大疆为代表的无人机,都已成为领跑行业的生力军;小米、华为问界等新能源汽车,以及许多脱胎于初创企业的造车新势力,收获了大批拥趸;叫板安卓、苹果等操作系统,华为的鸿蒙应运而生,成为“科技屈辱时期”的一道微光;还有那些正在加速技术追赶的芯片,正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凝聚起来,尤其是此次DeepSeek,更是以其开源为策,打开了西方对中国创新力量的想象空间。
“春节前后,全球科技创新的顶流当属DeepSeek。”人民日报评论道,“DeepSeek就如同从小路驶出的一台高性能平价跑车,一举冲到行业第一梯队。这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场地震’‘一座里程碑’。DeepSeek之所以成功,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坚持了开放开源的技术路径,将各方智慧汇聚起来。”
其实,开源的本质是技术自信。特斯拉CEO(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曾经最大胆的一项决策就是对外开放特斯拉的所有电动汽车专利,他希望此举能推动电动汽车行业的整体发展。今天,电动汽车行业已经进入“战国时代”。马斯克对自身技术有着充分自信,他要做的是,在技术创新上,永远比对手更快一步,同时让追随者倒逼自身技术不断突破。
技术自信的另一面,也是大国崛起的信念支撑,如同海平面的攀升,必将让每一艘船的航道变得更加阔大。
与众不同的科技精神。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那些技术封锁像一股外力重重地压在弹簧一般的创业者身上,由此激发出技术派创业者们燃烧的技术理想主义情怀,那些潜藏在他们身上的科技伦理、技术突破、技术向善的渴望,如同火山一样喷发。
近日,俄罗斯自由网作者德米特里·卡普斯京写道,中国用了很短的时间,就证明它能在许多领域赶上西方的水平。面对技术封锁,自力更生的传统科技精神像一座灯塔,指引着中国创新者突围;面对科技伦理,中国工程师与中国科技人员,以科技为人、家国一体为理念,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发力。
科技精神是大时代的一个镜像,一大批浙商,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家以其突出的成果投射其中。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月8日在题为《“悟空”“哪吒”和DeepSeek的成功对未来中美竞争意味着什么》的文章中指出,从“悟空”到“哪吒”,从DeepSeek到中国的太空计划,新一代的中国人一次又一次以大胆的创造力震惊世界。文章进一步指出,这一代人是中国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关键。以科技封锁来阻碍中国的发展,可能适得其反,尤其是因为中国有这些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
三
一株果蔬的成长,需要一粒种子一年不懈地努力,如果在贫瘠或者严酷的土地上,它还将面临供养不足的灾难与风雪酷热的蹂躏。但是,每粒种子都有自己的信念,它不会把精力放在思考自己的出身上,而总是不停地在与自然斗争,试图影响并改造周边的环境,直至成为有价值的生命体。
我们所处的每一块土地都会孕育出不同的一方水土与人文。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个时节都会看得见不同的风景。
春暖花开的季节又来了,万物复苏。
无论你是一辈子的农耕者还是深夜里的码农,无论你是奔袭在狭长创业隧道中的创业者还是屹立于行业之巅的财团掌舵者,春天都是一样的——像种子渴望春天,在料峭中逐渐“触摸”春的气息。
来源:《浙商》杂志 冯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