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5月28日,志愿军180师师长郑其贵带着仅剩400余人的师机关部队,终于突破了美军的最后一个阵地,完成了他们这次极其悲壮的征程。
回想起刚刚率领180师进入朝鲜的时候,郑其贵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的部队会在朝鲜遭受这样的结局。
1951年3月22日下午,郑其贵率领着全师11000余人,冒着美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义无反顾地跨过了鸭绿江,正式入朝作战。
经过18个昼夜的急行军,180师于4月10日抵达上级指定位置--伊川。
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的尾声,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举攻克了南朝鲜首都汉城,美军在我军的打击下疯狂向“三八线”以南溃逃。
在这种无比顺利的胜势之下,全军都对接下来的战役非常乐观,“美国鬼子马上就要被赶下海了”的言论在战士们之间不断传播。
4月22日,我军发起了第五次战役,由于180师是由地方武装和起义部队改编而成,战斗力较低,所以被上级作为预备队,在第一阶段并没有战斗任务。
5月16日,第五次战役的第二阶段打响。由于60军的主力179师和181师被临时调拨给了12军和15军,180师终于获得了难得的战斗机会。
5月17日,180师奉命北渡汉江,接连攻克杜武洞、仓村里、新店里。
5月20日,180师进抵至远水洞一线,并在那里与美军陆战第1师展开了激战。
然而,就在我军前线的战斗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后勤运力不足的问题却逐渐暴露了出来。
此时,我军已经深入南朝鲜腹地,后勤线被拉得非常长,再加上美军利用空中优势不断对我后勤线进行狂轰滥炸,后勤补给变得越来越不力。
彭德怀见此状况,立刻在21日结束了第二阶段,并下令全军返回“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休整。
就这样,180师突然从位于我军最前端的部队,变成了落在最后面的部队。
此前一直撤退的美军见我军停止了进攻,料到我军一定是后勤出现了问题,于是立刻组织全线反扑。
5月23日,180师接到命令,让他们全力阻击美军,给主力部队的撤退争取时间。
此时,180师的友邻部队都已撤退,两翼空虚,让他们孤军阻击敌人,其难度可想而知。
5月24日,美军发现了180师两翼空虚的问题,立刻派遣美军第7师、第24师以及李伪第6师,从三面围攻180师。
180师以一敌三,浴血奋战,死战不退。
其中,540团炮营和一营三连在营教导员任振华的指挥下坚守于城皇堂渡口,他们面对人数与装备全面优于自己的敌人,与敌展开激烈炮战。在炮弹耗光后,炮营和三连的指战员们又与敌展开了残酷的白刃战,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5月25日,180师粮尽,战士们饿着肚子又勉强坚守了一天。当日下午5时,他们终于接到了撤退的命令。
当晚,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全师在雨中急行军了一夜。然而,美第7师却先他们一步,穿插至180师侧后,切断了他们的退路。同时,敌人的追兵也增加到了五个师。
就此,180师陷入了敌军重重包围中。面对如此的困境,60军军长韦杰在思量再三后,给180师发报,让他们固守待援,同时命令181师、179师支援180师。
郑其贵在接令后,指挥180师固守抗击敌5个师的围攻,战至下午4时30分,援军还是没有赶到,而自身已损失了三分之二的兵力。
为此,郑其贵给韦杰发电,认为180师已无力量坚守,必须立刻突围。
韦杰同意了郑其贵的观点,让他们向鹰峰方向突围。
当日下午6时30分,郑其贵率全师开始突围。
不幸的是,在突围途中,师医院与大部队走散,众多医生、护士为保护伤员纷纷挺身而出,要么牺牲,要么当了俘虏。有很多伤员不愿意当美军俘虏,选择了自我了断。
其中,一位名叫作张道华的女护士,被美军打瞎双眼,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摸索着走了一夜,又找到了大部队,战后获得了“女英雄”荣誉称号。
27日拂晓,180师终于抵达鹰峰,但是他们发现山顶上的不是179师和181师,而是美军!
为了能与支援部队会合,538团团长庞克昌、539团团长王至诚亲率部队全力攻打鹰峰。经历一整天的血战,他们终于拿下了阵地。可是当他们站上鹰峰主峰,还是没有看到援军的身影。
郑其贵随即又向韦杰发报,请示下一步的行动。韦杰回电称,179师与181时遭遇敌人火力封锁,无法赶到鹰峰,让他们改往史仓里方向突围。
郑其贵在接令后又率部拼杀一夜,他们接连突破敌人三个阵地,但是在最后一个阵地——128.6高地前,打光了所有弹药。
为了给180师保留种子,郑其贵召集三个团长开会,最后决定分散突围。
28日夜,三位团长亲率部队声势浩大地分三路冲向敌人阵地,郑其贵趁着敌人被吸引注意力,率领师直属机关约400余人,成功从敌人的间隙中冲出,走完了这一趟极其悲壮的征程。
在掩护师直属机关突围成功后,这三个团也全部化整为零,分散突围。
根据战后的统计,180师在此战当中牺牲3000余人,被俘3900余人,有4000余人在分散突围后陆续归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