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本的买卖不能做,或者说是不能长期做,除非这件事可以影响到行业的发展!

拿近日网友们热议的非遗相声大会来说,如果这场活动可以让深圳小伙伴了解相声,熟悉相声,爱上相声,如果参加活动的演员能够拿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收获线上线下的掌声,哪怕是亏钱,也要坚持干下去!



但现实貌似不是那么回事!

从第一届非遗相声大会开始,老百姓看到的是:

几十位知名相声演员参加,演的是老作品,老段子,毫无新意,票价再低,观众也不买单!

最让人不解的是:相声明明是北方曲艺,却被艺术家们带去了南方城市,准确来说是深圳,要知道,这可是一个节奏很快的一线城市,那里的人不喜欢相声这种慢节奏的艺术形式!



以第六届非遗相声大会为例,首场演出是2月15日,为期三天,一共有五十位艺人参加,包括冯巩、姜昆、李金斗、石富宽、高晓攀、方清平等,有的是相声泰斗,有的已经成了艺术家,有的是相声新锐!

这么多“实力派”演员参加,知名度又那么高,门票一定不愁卖吧?



现实却是:第一场演出在深圳大戏院,一共1200张门票,接下来两场演出在福田文体中心戏剧主题馆星空剧场,可以容纳600名观众,三场演出加起来是2400张门票!

关于这些演出,大麦网上还有很多余票,具体的想看人数分别是101人、111人!

这也就是说,50人团队去深圳演出,一共卖了200张门票(里面有没有演出人员的亲戚购买,我们不得而知)!





举办过商演活动的人都知道:50人从北方到深圳,住三天,吃三天,玩三天,200张门票收入肯定是不够的!



反观主流相声演员瞧不起的德云社,在卖票一事上从未让人担心过!

不管是班主郭德纲,还是云鹤九霄龙五科的学员,但凡是能开商演的,门票都是被一抢而空,热门场次,粉丝只能从黄牛手中购买高价票!



据媒体报道,德云社2024年缴税2000万,过去十多年里,他们每年都是相声圈的“缴税大户”,数额超千万!



有人会问了,同样是说相声,同样是卖票,为什么德云社的演员能缴税2000万,主流相声艺人卖2400张门票都费劲?

这就要从德云社演员的赚钱模式说起了!

众所周知,德云社演员没有基本工资,演一场有一场的钱,没演出就没有收入,且能登台演出的演员要掌握50段相声!



现实中很多销售公司也是这种模式:没工资,全靠提成,如此做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反观主流相声演员呢,他们有基本工资,外出演出还有补贴,属于典型的旱涝保收,不需要努力就能活得很好,那我为什么还要拼命提升业务能力,拼命创作?



因此,拉开主流和非主流相声演员档次的不是相声理解,也不是出身,而是赚钱模式,如果主流院团能够取消演员的固定工资,让市场决定艺人命运,他们或许能迸发出新的生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