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市筠连县山体滑坡发生后,消防救援人员组成党员突击队,向险而行,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救援,争分夺秒搜寻失联人员;灾区基层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细致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用温暖守护受灾群众。
这是现场搜寻过程中的惊险一幕,指导员徐华正带领着10名消防员在滑坡核心区域搜救,现场再次出现滑坡,石块接连滚落。
四川省宜宾市消防救援支队航天路特勤站政治指导员 徐华:大量的滚石往下滑,甚至造成大量的冲击波过来,来不及撤离,就可能辐射到我们救援人员。
搜寻中,这样的险情时有发生,为了确保搜救作业安全,现场指挥部将救援区域划分为12个网格,每个网格不仅有搜寻人员,还有观测预警的安全员。每当危险信号解除,徐华和队友们又会立即返回现场,加紧搜救。争分夺秒间,除了依靠搜救犬和生命探测仪,徐华和队员常常要徒手搬运石块,仔细翻找。
四川省宜宾市消防救援支队航天路特勤站政治指导员 徐华:我来的时候还是一双新手套,已经把整个表面磨破了,稍微搬石头手就感觉痛。
徐华带领的这支队伍有19人,都是经验丰富的救援尖兵,一半以上是共产党员。滑坡发生后,他们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在阴雨天泥泞的现场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地展开救援。作为最早抵达的救援力量之一,从8日到现在,他们每天作业时间12个小时以上,已完成9200平方米区域的搜寻。
四川省宜宾市消防救援支队航天路特勤站政治指导员 徐华:作为党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挺身而出,不遗漏每一处细节,不放弃每一丝线索,全力搜救失联人员,这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搜救工作紧张进行的同时,受灾群众安置工作也在持续推动。在位于沐爱镇的筠连二中安置点,来自石林村的党总支书记郑芹主动请缨,照顾受灾群众的生活起居。这些天,她忙前忙后和志愿者一起登记物资、准备一日三餐,解决受灾群众的迫切需求。
安置点里这户人家10个月大的婴儿所需的尿不湿和奶粉紧缺,已是入夜时分,郑芹立刻和志愿者到附近四处寻找购买。无奈连找了多家店都已经关门,第二天一大早,郑芹等到商店开门,终于为孩子买到了奶粉和尿不湿,宝宝安稳地躺在奶奶怀里喝上了奶粉。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石林村党总支书记 郑芹:在这种特殊的时期,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们必须冲锋在前,全心全意地为我们的受灾群众服好务,保证好我们大家的衣食住行。
(总台央视记者 唐国荣 张腾飞)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