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立春已过,雨水将至,五河县115万亩小麦即将进入返青期,施肥、除草、防病治虫等各项田管工作正序时开展。如何确保早春小麦田管质量和效果,无疑是当下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为此,五河县农广校、五河县农技中心等相关部门,采取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全方位多维度开展科技培训,指导服务春耕春管。
日前,小圩镇大王村的麦田里,五河县农广校邀请来全国农广校共享师资、农业技术系列短视频《雨晗话三农》主创者、蚌埠市农广校老师赵雨晗,进行视频拍摄,制作早春麦田杂草化除技术短视频。“请大家仔细看,我现在手里拿的这种草名字叫节节麦,其主要特征是叶鞘口有密生纤毛,茎基部紫红色,叶舌薄膜质。防除这种杂草最佳药剂是甲基二磺隆。”五河县农技中心植保专家通过《雨晗话三农》短视频平台,将麦田恶性杂草识别特征和防除技术具象化地传递给广大农户。
“《雨晗话三农》内容很实用,拿出手机可以随时学习,遇到不懂的,在评论区留言,也能及时得到回复,对我们农业生产帮助非常大。”五河县城关镇杨庵村路飞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涛由衷地赞叹道。
2月11日上午,五河县百余名科技指导员和共计2000多名科技示范户、种植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负责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别通过手机、电脑客户端,在线观看由蚌埠市农广校主办、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副院长、安徽省小麦产业体系岗位专家李文阳教授通过云上智农APP直播的《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及赤霉病防治技术》专题培训。培训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专家讲得接地气,针对性强,通过培训,知道了怎样增施返青肥、如何防病治虫和除草,避免田管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五河县头铺镇刘马村龙泉家庭农场负责人王龙也是一名小麦产业科技示范户,这两天,他在县农技中心科技指导员指导下,利用高效智能化农业无人机,撒施小麦返青肥。“这款新型农业无人机,可以实现遥控器快速智图规划,一键起飞,针对作物不同长势,在田间生成区域处理分图,根据苗情长势按需施肥,精准高效。”王龙介绍说,一天按8个工作时算,能作业千余亩。
近年来,随着农业数字化不断更新升级,信息技术在耕种管收各个环节得到了广泛应用,手机成为新农具,无人农场成为新业态,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正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今年五河县早春小麦田管中的一系列云端培训,屏上“耕耘”,也正是智慧农业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截至目前,五河县已培训农技人员500多人次、培训指导农民万余人次,追施小麦返青肥30万多亩,麦田杂草化除约20万亩次。(曹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