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今天(2月12日)上午10时许,《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累计票房(含预售)突破91.82亿元(人民币,下同),在全球票房榜上暂列第25位,是首部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前30名的亚洲电影。
《哪吒2》一飞冲天的“破关”速度,让国人不得不产生联想——何处才是它的票房“天花板”?它还能创造哪些奇迹?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世界影史票房前十的门槛为《狮子王》的120.51亿元,《哪吒2》仅需再增约29亿元即可触及。那么,“全球前十”影片都有哪些特质?《哪吒2》冲进前十的希望有多大?冲榜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进行了调查。
《哪吒之魔童闹海》海报。视觉中国
“全球前十”影片有哪些特质?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球影史票房榜前十名分别是:2009年《阿凡达》(212亿元)、2019年《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202.99亿元)、2022年《阿凡达2:水之道》(168.25亿元)、1997年《泰坦尼克号》(164.23亿元)、2015年《星球大战:原力觉醒》(150.19亿元)、2018年《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148.82亿元)、2021年《蜘蛛侠:英雄无归》(141.60亿元)、2024年《头脑特工队2》(123.19亿元)、2015年《侏罗纪世界》(121.20亿元)、2019年《狮子王》(120.51亿元)。
在“全球前十”榜单中,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最为耀眼,他导演的3部影片在全球影史票房前十名榜单中独占三席,即《阿凡达》《阿凡达2》《泰坦尼克号》。在世界影史票房前三中独霸两席的《阿凡达》系列,是现代科技与影视特效技术的杰作。《阿凡达》2009年上映,立即以其惊人的特效征服了观众,这部电影不仅是科幻片杰作,也是真正意义上全球第一部3D电影。时隔13年,卡梅隆又推出《阿凡达2》,从情节来说,这是一部标准的好莱坞“爆米花”电影,但特效绝对是顶级的。
目前全球影史票房榜前十影片。猫眼专业版截图
在前十榜单中,《头脑特工队2》《狮子王》算是纯正的奇幻动画片,老少皆宜。其它如《蜘蛛侠:英雄无归》《侏罗纪世界》等,也颇受全球青少年的青睐。从略显“古老”的《星球大战》到经典爱情片《泰坦尼克号》,再到年轻人推崇的特效巨片《阿凡达》,前十榜单中的全年龄向(网络流行语,指能够面向全部年龄段观众的作品)的特征突出。
以打造大场面、商业巨片著称的漫威,也是大赢家。在全球影史票房前十榜单中,漫威超级英雄系列电影也独占其三,包括《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蜘蛛侠:英雄无归》。漫威的超级英雄系列电影无疑是好莱坞商业片的巨大成功作品,特别是《复仇者联盟》旗下的超级英雄团队,更是票房的保证。
重庆UME影城品宣王兴告诉上游新闻记者,目前世界影史票房前十基本上都是好莱坞电影,其中漫威的超级英雄系列占三部,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电影也占三部。其中,两部《阿凡达》开启了世界电影特效制作之先河,让全球电影观众耳目一新。
毋庸置疑,《哪吒2》具备成为“全球前十”影片不少共同特质。首先是全年龄向,《哪吒2》是中国动画片中著名的少年英雄、动漫人物,不少家长就是带着孩子去看《哪吒2》的,典型的老少皆宜题材。不少媒体在报道《哪吒2》为何如此火爆时,也将其适合各个年龄段观影作为重要原因之一;其次是特效,《哪吒2》在特效制作方面无疑是成功的。有报道称,它一定程度上抹平了国产动漫与欧美顶级动漫的差距。据悉,《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1》)耗时五年,总参与人数1600人,全片1864个镜头,特效镜头1400个。《哪吒2》耗时5年半,总参与人数超4000人,仅特效镜头就有1948个,总镜头有2427个。另外,“全球前十”影片并不排斥动画片,前十榜单中就有《头脑特工队2》《狮子王》两部动画片,皮克斯的《头脑特工队2》是去年才冲进榜单的。
增加票房余下时间靠海外票仓?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世界影史票房前十”的门槛为《狮子王》的120.51亿元。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12日9时,《哪吒2》累计票房突破91亿元,仅需再增约29亿元即可触及。
截至2月12日9时,《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突破91亿元。猫眼专业版
从大年初一至今,《哪吒2》票房一路高歌猛进,打破多项纪录,包括中国内地影史总票房冠军、中国内地影史观影人次冠军等。在社交媒体上,有不少网友表示,已经二刷甚至多刷《哪吒2》。这是否意味着《哪吒2》国内票房,已经有冲顶降温的迹象?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截至2月11日16时20分,《哪吒2》当天的综合票房为3.2亿元,当天排片场次为2349594,排片占比58.3%。当天上座率为19.8%,场均人次为29.1。
“近日票房趋势”榜单显示,《哪吒2》票房2月7日为5.41亿,2月8日为6.19亿元,2月9日为7.61亿元,2月10日为4.81亿元,2月11日为4.81亿元。2月7-9日票房连续冲高,10日大幅回调,估计这与8日、9日是周末,观众大量涌入影院有关。10日、11日是工作日,也有4.81亿元票房证明《哪吒2》热度不减。
对此,影评人“一吃就胖”认为,中国电影下沉市场空间依然巨大,因为区县市场影院数量不够,观影潜在群体依然存在,“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哪吒2》今天又有4个多亿票房。今天还是工作日,这叫见顶?”
《哪吒之魔童闹海》近日票房表现。猫眼专业版
在“一吃就胖”看来,《哪吒2》冲榜核心力量还是来自国内。“海外市场,中国电影票房一直很一般,有发行商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中国电影海外票房纪录仍由李安的《卧虎藏龙》保持,该片还有好莱坞大发行商加持。“当然,《哪吒2》展现出了冲击更高纪录的潜力。”“一吃就胖”说。上游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哪吒1》的海外票房收入并不理想,总票房仅为560万美元。
重庆UME影城品宣王兴也认为,从目前各方面汇报的情况看,《哪吒2》的票房收入还没有出现明显拐点,在大部分人都复工上班的情况下,其票房走势依然较稳。“(观影热潮)应该会持续到2月过后,3月4月可能还会比较稳健,因为有口碑效应。很多观众可能二刷三刷,甚至N刷。”
2月10日,《哪吒2》开启全球上映,影片在北美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预售火爆,部分场次一票难求。有业内人士预测,《哪吒2》海外票房或可冲击3亿美元至4亿美元。
“00后”影评人蒋想想在哥伦比亚大学电影媒介专业读研,她说:“以曼哈顿为例,全市七八家AMC影院有两三家排了《哪吒2》,整体排片量并不高,但上座率很高。”她注意到,《哪吒2》的评分两极分化,高评分提到影片特效精美、制作有诚意等。“相信《哪吒2》海外票房会继续上涨。”不过,对于《哪吒2》能否打入欧美本土市场,她认为还有待观望。“类似《哪吒2》这样的电影,并不是美国本土观众最想看的影片,同期美国还有很多受当地人期待的影片上映,《哪吒2》难成主流。《头脑特工队2》上映时,我身边的朋友都去看了,由此引发的话题成为网络上的社交谈资,所以造就了那么高的票房。《哪吒2》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可能性。”
业内人士为何看好《哪吒2》冲榜?
《哪吒2》冲进“全球前十”影片的概率有多大?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不少专业人士,他们均对此持乐观态度。
著名影评人“一吃就胖”向上游新闻记者表示,《哪吒2》自大年初一起上映14天,票房已超86亿元。灯塔APP显示,其排片比例占到50%。口碑爆棚必然带来票房长尾效应,加上整个2月档期,几乎没有太出彩的影片可以与之抗衡,《哪吒2》票房破百亿元只是时间问题。至于是否能冲进“全球票房前十”,打破《狮子王》全球票房120亿元的纪录,这要看《哪吒2》片方是否会为了打破纪录而有意延长密钥时间。之前,部分电影为了打破票房纪录,排片上映时间超过40余天。这样看来,《哪吒2》的票房还有不少上升空间。
“《哪吒2》肯定能进(全球电影票房)前十。”2月11日,知名影评人“暗夜骑士”在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坚定地预测说。他认为,“世界影史票房前十”的片子,基本上都是商业大IP,但也承载了很多文化和历史意义,比如美国的《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以及最近20年在全球商业片中占统治地位的漫威电影。而《哪吒2》同样承载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它的成功,也让全世界看到并重视中国电影市场。他还认为,人口基数是电影市场的重要基础,这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先天红利。但如果影片质量跟不上,不可能制造出像《哪吒2》这样的票房奇迹。
王兴也认为,目前多个平台都在预测《哪吒2》的总票房将达140亿元,可能进入到全球榜第七名。目前,《哪吒2》票房收入还没有出现拐点,走势依然较稳。他甚至认为,《哪吒2》达到140亿元票房后可能还会涨。“会涨到150亿元。会不会达到200亿元,这个还要看后面的趋势。”
王兴认为,中国有强大的人口基数,《哪吒2》的破圈效应会引起国人对中国电影的激情,人们是愿意走进电影院来支持优秀影片的,尤其是动画片。如果制作水平达到一定的精美度,题材老少皆宜,实际上比真人电影受众更广。
王兴称,目前国内观众情绪高涨,有人甚至买了很多张电影票给予支持。“这个冲榜有点像看奥运会,有那么一点为国争光的意思。”从国际方面看,外媒评论还是比较好的。三维动画全球观众很多,而且深受好莱坞以及皮克斯、迪斯尼动画的影响。“《哪吒2》这部动画,其实是很符合全球市场的,它也是在讲一些反抗精神,这些比较适合当下年轻人的一些概念。”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发文称,根据猫眼专业版消息,《哪吒2》票房预测已上调至120.54亿元。若此目标实现,将超越《狮子王》直接冲进全球影史票房榜前十。“这一目标并非遥不可及。”“考虑到影片的持续火热,曾有业内人士表示其上映预计会延长到6个月甚至更久。影片2月13日起在美、加、澳等海外市场全面上映,海外预售的火爆也已为票房注入强心剂。”
上游新闻记者 李坐廷 朱亮 部分内容综合自成都日报、大皖新闻、解放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