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摘要】
1、监管局公布16批机油、制动液不合格名单
2、给维修时长作伪证,汽车修理厂被罚3000元
3、比亚迪将全系搭载高阶智驾
4、小鹏即将推出智能驾驶保险
5、哪吒汽车计划融资40亿元至45亿元
独立售后
1、监管局公布16批机油、制动液不合格名单
日前,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五省(市)市场监管部门通告,公布了11批次抽检不合格发动机机油产品和5批次抽查不合格机动车辆制动液产品。
2、给维修时长作伪证,汽车修理厂被罚3000元
据澎湃新闻消息,近日,滨海新区法院在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中,对汽车修理厂“虚开维修时长证明”妨害民事诉讼行为开出罚单。
据悉,8月16日,孟某驾驶机动车与他人发生交通事故,对方全责。孟某将对方当事人及其保险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方赔偿停运损失。原告孟某向法院提交某汽车维修公司出具的维修证明载明:涉案车辆于8月16日进店定损维修,至8月30日维修完工提车。
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承办法官通过关联案件查询到孟某曾于8月12日驾驶同一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并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赔偿停运损失。两次事故的修理时间有明显交集,这引起了承办法官的注意和怀疑,查看孟某提交的运营流水,其实际停运期间为8月17日至27日,认定某汽车维修公司出具了伪证。
对此,原告孟某以及某汽车维修公司法定代表人杜某承认事实,愿意接受处罚。法院根据相关规定,依法对原告孟某处以1000元罚款,对杜某处以3000元罚款。2人均当庭缴纳了罚款。
3、假期后,厦门汽修店迎来客流高峰!建议:认准合规修理厂
据厦门日报消息,近日,随着蛇年春节假期结束,不少市民陆续返厦。记者走访一些4S店、维修厂发现,春节前后,车辆维修保养均出现高峰。据某负责人表示,春节前每天进场车辆有80台左右,节后整体业务量还有所增加。
市交通局运输中心提醒,汽车维修高峰来临,广大车主应选择合规修理厂对车辆开展维修和保养,更好地保障自身合法权益。车主们可通过“厦门爱车行”微信公众号查询我市已备案维修企业的经营类别、经营范围、地址、联系电话、年度质量信誉考核等级等详细信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维修企业。
主机厂/4S
4、乘联分会:2024年汽车行业收入破10万亿增长4%、成本增长5%、利润下降8%
乘联分会:2024年全年的汽车行业收入106,470亿元,同比增长4%;成本93,301亿元,增长5%;利润4,623亿元,同比下降8%;汽车行业利润率4.3%,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6%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偏低。其中12月的汽车行业收入11,909亿元,同比增长13%;成本10,352亿元,增长15%;利润491亿元,同比下降13.5%;汽车行业利润率4.1%。2024年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利润增长48.5%。汽车行业需要有效的降本增效,加大成本控制水平。
新能源
5、比亚迪将全系搭载高阶智驾
2月10日,在今天的“天神之眼 开创全民智驾时代”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比亚迪集团总裁王传福宣布,比亚迪全系车型都将搭载高阶智驾,包括10万元以下、10-20万元级及20万以上车型,如汉、唐、宋、海豹(参数丨图片)、海狮、海豚、海鸥等各个车系/车型。
王传福表示,目前,智驾普及的最大阻碍是高昂的价格,大部分消费者没有机会接触智驾。比亚迪将通过全民智驾战略,加速智驾普及,实现高阶智驾全覆盖。
王传福称,未来2到3年高阶智驾将成为像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必不可少的配置:“到那时,没有高阶智驾的车将成为少数派。”他还表示2025年将成为全民智驾的元年:“今年要买车的朋友,首先要看的就是有没有智驾。”
6、小鹏即将推出智能驾驶保险
据科创板日报,从知情人士方面获悉,小鹏汽车基于其长期积累的智能驾驶技术与用户数据,将于近日联合头部保险机构推出定制化智驾保险产品。
该产品将覆盖城市/高速导航辅助驾驶(NOA)、自动泊车等核心功能,聚焦于解决用户在智驾使用中的责任界定与安全保障痛点。该智驾保险产品权益或与用户智驾里程、使用时间等数据挂钩。
7、小米成全球第三车企
截至2月7日港股收盘时,小米集团股价再次飙升,报收42.45港元,涨幅4.69%,总市值达1.07万亿港元!
据悉,在汽车行业,小米是目前市值最高的中国汽车企业,更是成为全球市值第三的汽车企业,另外两家分别为特斯拉和丰田,特斯拉当前总市值为1.16万亿美元,丰田为2409.39亿美元。
8、哪吒汽车计划融资40亿元至45亿元
据中国证券报消息,2月10日,从哪吒汽车获悉,日前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在2025年股东沟通会上,透露了其正在进行的E轮融资计划,计划融资规模40亿元至45亿元,领投方将出资约30亿元。
此外,公司还向股东展示了未来三年的运营发展蓝图。
9、又一车企将发布全固态电池
电动知家消息,2月10日,据外媒报道,现代即将凭借先进的新型电池冲击电动汽车市场。今年3月,现代将首次向公众展示其全固态电动汽车电池试点生产线。这款被称为“梦想”的电池,有望带来更长续航、更快充电以及显著提升的能量密度。
现代的全固态电池试点生产线将在下个月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业内预计,到2025年底,现代将推出首款搭载该新型电池的原型车。这条示范生产线的主要作用是测试全固态电池技术。
10、特斯拉中国第二座超级工厂正式落户上海
2月11日上午,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仪式在上海临港举行。首台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从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成功下线,标志着特斯拉在华业务正式步入了新阶段。
据悉,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的第一座储能超级工厂,也是继上海超级工厂之后,特斯拉在中国的又一重要投资项目。该项目于2024年5月23日在上海临港新片区正式开工,仅用时7个月便完成建设,再次刷新了“特斯拉速度”和“上海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