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菊

在全力打造绿色算力产业闪亮名片的征程中,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西宁开发区”)正以南川、东川工业园区为依托,加速构建绿色智算的核心集聚区。

当下,西宁开发区作为青海绿色算力发展的主阵地,正以“高原绿电+智能算力”的创新模式,推动数字经济与清洁能源深度融合。

2月10日,西宁市绿色算力产业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和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青海省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中毅针对西宁开发区绿色算力产业的进展与规划作了具体介绍。

据介绍,在“东数西算”战略指引以及省市全力支持下,西宁开发区已建成8个数据中心集群,部署超1.7万架标准机架,形成5300P算力规模。

其中三大标杆项目尤其值得关注:中国联通·阿里云万卡智算集群实现“建成即满负荷运营”,成为国内首个基于云集算调度的大规模智算集群。国家超算无锡中心青海分中心以5P FLOPS算力领跑西北高校。南川工业园1700亩绿电协同示范产业园已吸引华为、阿里云等头部企业入驻。

此外,西宁市被誉为全国首批“千兆城市”,西宁开发区已建成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西北四省至青海的网络时延整体降低50%,并打造出西北地区首个根镜像服务器,解析时延降至1毫秒,同时投运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和超大出口带宽(超过13TBps)也不断提升区域竞争力。

中国移动青海公司高原绿色算力中心基地、青海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正紧锣密鼓安排开工,进一步巩固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绿色算力领域的领先地位。

绿电驱动算力,数据反哺生态,双向赋能构建生态闭环。

依托青海84%的清洁能源占比,西宁开发区创新构建"1+3+X"产业体系,推动光伏、储能与智能调度系统深度融合,打造“就地发电、就地用电”的绿色生态模式。

同时,通过6兆瓦光储充微电网实现绿电直供,虚拟电厂调度系统将弃风弃光率降至3%以下。

“绿电+算力”创新模式,正在改写全球数据中心能效标准。

“我们不止做数据中心,我们志在打造全算力产业生态。”王中毅说道,绿色算力在降碳、提升资源利用率与促进产业转型等方面呈现出巨大潜能。

如今,西宁开发区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盐湖资源及特色化工、合金新材料等产业体系完善。聚集亚洲硅业、黄河水电、高景、阿特斯、丽豪、天合光能、弗迪电池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同时,西宁获批工信部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将在6大行业对360家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这些都为算力应用提供了充足的场景需求。

力争建成5万台机架规模,突破算力规模10万P;

深化光伏储能与算力平台融合,不断降低能耗、提升绿色运行效率;

深化产学研对接,打造高原算力与特色产业应用示范工程;

持续深化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流程,降低企业办事成本;

提及未来规划,王中毅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速绿色算力产业的壮大、升级,力争在未来3至5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