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慈禧仓皇出逃,所到之处无不“雁过拔毛”。行至山西首富家,慈禧故技重施,让乔家借个10万两出来。
乔致庸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别说您借10万两,就是30万两都行,只不过草民想和您讨要一样宝贝作为交换。”
和你借钱属于给你面子,居然还敢趁机提要求,慈禧心中顿时升起一丝不满。
长期坐于高位之上,慈禧习惯了身边充满阿谀奉承之辈,突然来个“大胆狂徒”,她还真有点接受不了。
一想自己如今的境况,出门在外确实手中银钱欠缺,都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慈禧堪堪压下心中怒火。
她端起茶杯缓缓喝下一口,随后问道:“你想讨要哀家的什么宝贝?”
“草民作为一介商贾之辈,自幼没读过几天书才疏学浅,所以格外崇敬有学识的人。听闻太后书法堪称一绝,草民就想斗胆请太后赐下墨宝一幅。”乔致庸恭恭敬敬跪在下首,低声回答道。
世人都喜欢听恭维,更遑论是听惯了好话的慈禧呢。
听罢,慈禧脸上立即露出了笑脸。刚刚心中的那一丝不快,也如同一缕青烟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
“既如此,那哀家今天就赐你一幅。”她轻轻摆了下手,示意手下将文房四宝呈上。
不大时刻,慈禧就写下了“福种琅嬛”四个大字,乔致庸立即上前恭敬接过。
事后,乔致庸也如之前承诺的一样,痛快的给慈禧“上供”了大笔银钱。
有人会不会想,乔致庸脑子不好?他居然用几十万真金白银就换了四个字?
哎,如果你真这么想,恐怕脑子不好的就不是乔致庸了。要知道,乔致庸当时可是顶着山西首富的头衔,他要是真脑子不好,可担不起这个名头。
都说商人重利,也不是说商人没有人情味,主要讲的就是商人的惯性思维,他们在思考以及处理事情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
慈禧派人来通知他借钱,无论他是自愿还是非自愿,这个钱肯定是非借不可,而且很大概率不会归还。
钱是一定得借出去的,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挽回损失,亦或者说借此借上力?
乔致庸在想了半天以后,脑子顿时灵光一闪。能靠自己白手起家且将事业经营的风生水起,乔致庸可不是一个等闲之辈,他特别懂得人情世故以及经商之道。
慈禧借钱就是明晃晃的“肉包子打狗”,反正早晚要拿钱,不如哄的慈禧高兴了,自己能在慈禧面前落个好印象,顺带着将乔家生意往上提一提。
就跟现在产品推销打广告一样,很多品牌会选择找一个当红明星代言产品,就是为了增加产品和品牌的知名度,对其进行最大程度的曝光,以此来进行推销。
在那个出门靠走路、传递消息靠马车的时代,要想打出知名度一时半会可不好办到。
但是,凡是和慈禧沾上边,那事情可就瞬间不一样了,天下谁人不知慈禧呢。
别看慈禧现在带着皇帝到处避祸,谁知道未来的发展趋势呢。
自己对慈禧“雪中送炭”,一旦改日慈禧再次回到权利巅峰,自己最差也能落个好名声不是。
哪怕就算慈禧不得势了,至少她多年来的“余威”还是在的。
自己手里慈禧亲笔写下的墨宝,就是一种荣誉和身份的象征,对于扩大企业知名度也有一定的好处。
总之,乔致庸这一招确实是高。他能在讨好了慈禧的同时,还为自己谋得了一份长久不衰的“福利”,属实是一位聪明的商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