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产业作为东北地区的新质生产力,凭借其独特的冰雪资源、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段树军
正在举行的亚冬会让火热的东北冰雪经济再度升温。
今年春节假期,东北冰雪旅游市场异常火爆。数据显示,黑龙江、吉林、辽宁的游客接待量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18.3%、35.04%、30.57%,旅游总收入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23.8%、68.26%、30.11%。
亚冬会的举办,让全亚洲乃至全世界游客的目光再一次聚焦东北。数据显示,亚冬会期间,哈尔滨“喜迎亚冬会”相关旅游套餐的订单量增长超388%,以哈尔滨为旅游目的地的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5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在东北振兴战略中,冰雪经济承载着独特使命。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要发展冰雪经济,打造世界级冰雪品牌与冰雪旅游胜地、避暑胜地。
东北地区雪量大、雪质好、雪期长,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北美的落基山同处“冰雪黄金纬度带”,是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我国现有26个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其中东北地区占12个,接近“半壁江山”,这些天然优势为东北地区发展冰雪运动提供了坚实基础。截至2024年4月,我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13亿人。“三亿人上冰雪”的目标已成现实,表明冰雪运动的普及程度和参与热情在不断提高。
目前,东北地区在冰雪装备器材研发制造方面也取得显著进展。黑龙江、吉林等地的冰雪装备企业成功研发了高端速滑刀、短式冰雪滑撬、空中技巧滑雪板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为冰雪运动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2023年冬季“尔滨”出圈后,东北地区冰雪旅游持续火爆,“南客北上”成为东北旅游业未曾有过的火热局面。哈尔滨多次荣膺《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冰雪旅游十佳城市榜首,长春、白山、吉林等地也位居冰雪旅游热门目的地前列。
可以说,冰雪产业作为东北地区的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近年来,东北地区冰雪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从2022年的2700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89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万亿元。冰雪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服务业的繁荣,还通过冰雪装备制造业等高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东北地区传统工业以重化工业、资源型产业为主,近年来竞争力下降,冰雪产业的崛起为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机遇。依托老工业基地的装备制造优势,东北地区在冰雪装备器材研发制造方面取得突破,如造雪机、压雪车、滑雪板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此外,寒地测试产业也在蓬勃发展,成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前不久,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推动东北地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实施方案》,从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四个方面部署了15项重点任务。这些政策不仅可以推动冰雪经济全产业链发展,还通过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措施,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为东北冰雪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冰雪产业的发展还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区域协同合作。通过整合冰雪旅游资源,东北三省共同打造了多条冰雪旅游精品线路,提升了区域旅游的整体竞争力。
当前,东北地区还积极拓展国际冰雪朋友圈,吸引了众多国际企业和游客。例如,吉林的粉雪资源吸引了奥地利等冰雪强国的关注。此外,东北地区还计划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举办高水平冰雪产业国际展会,搭建国际冰雪经济合作平台。
举办亚冬会这样的国际赛事,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东北地区在国际冰雪运动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为东北冰雪旅游市场带来长期吸引力,形成长尾效应。
如今,东北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冰雪资源、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正在成为全球冰雪经济的新高地。随着国际赛事的举办和冰雪产业不断升级,东北地区有望进一步提升其在国际冰雪经济中的地位,为东北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冰雪经济能否成为撬动东北振兴大棋局的关键落子?值得期待。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总 监 制丨王 辉 车海刚
监 制丨陈 波 王 彧 杨玉洋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陈姝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