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杜燕飞
“冰雪同梦,亚洲同心”。当前,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第九届亚冬会)正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火热展开,奏响了一曲冰与雪的乐章。在这背后,同样有着“热气腾腾”的能源守护。
黑龙江省发改委此前召开的第九届亚冬会电力保障工作会议提出,要落实落细各级保电方案,确保保电人员全面掌握工作全流程;推动亚冬会场馆绿电交易,为亚冬会提供绿色清洁高效电力保障;进一步加强政府、电厂、电网、用户等各方配合,优化亚冬会期间电网、机组运行方式,形成高效运转的保电体系。
走进第九届亚冬会电力保障总指挥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实景3D效果跃然屏上。随着工作人员的操作,大屏切换到场馆内部,各类供用电设备状态、输配电线路走向等信息一目了然。
“为确保亚冬会保电期间综合指挥高效可靠运转,我们建设了数字化保电指挥平台深度融合业务数据,接入14余套电网业务系统,实时监控涉及亚冬会供电的52座变电站、158条输电线路和435座配电站房等设施的电力数据,为赛事期间的安全保障、应急指挥、信息展示送去源源动能。”国网黑龙江电力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第九届亚冬会开闭幕式供电保障团队队员对供电设备开展特巡。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为确保第九届亚冬会安全稳定供电,变电无人机智巡云巢、机器人、长航时无人机、激光炮、地线修补机器人、除冰装置等“黑科技”上岗,保障电网安全平稳运行。
“哒哒哒……哒哒哒……”在第九届亚冬会保电地下电缆隧道中,电力巡检机器狗正在对电缆通道展开全方位巡检。
“相比人工,机器狗更灵活、可携带更多仪器,巡检质效显著提高,让赛事保供更安心。”国网哈尔滨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主任贾成洋说,计算机生成的具体线路存入机器狗自身的三维系统后,机器狗可沿着指示线,携带气体含量检测仪、高清可视摄像头、红外测温仪等设备开展每日巡线工作,作业效率较人工巡检提升了三至四倍。
在做好电力供应的同时,能源行业以科技之力加大油气保供力度。
工作人员在燃气调度中心值守。受访者供图
“管网压力正常,重点区域供气稳定。”2月7日,第九届亚冬会开幕式倒计时3小时,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公司哈中庆公司燃气调度指挥中心灯火通明。21块电子屏实时跳动着哈尔滨市1214个监测点的数据,16组人员紧盯屏幕,每隔30分钟通报一次运行状态。智慧燃气平台如同“城市能源心脏”的监护仪,3400余公里燃气管网的每一次“心跳”都被精准捕捉。
光纤安全预警、视频智能识别、无人机智能巡检等技术……国家管网集团构建了“天空地”一体化智能管道巡护模式,打造“千里眼”“顺风耳”,实现天然气管道线路风险由人工巡检的被动防护向全智能化主动管控的转变,大幅降低人工成本。
智能加油机器人在加能站工作。受访者供图
数字化技术在加油站也大显身手。作为第九届亚冬会重点保供加能站,中国石化迎宾加能站开辟了第九届亚冬会赛事车辆加油绿色通道,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卸油频次,保障高峰加油,确保赛事用车及时享受到加能服务;跃进加能站投用了智能加油机器人,司机无须下车即可完成开盖、加油、关盖等一系列操作,并通过增设AI数字员工、石化易电、自助加油等设备,提升加油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