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我看到一篇评论,有个网友称“三个军转干部不如一个新的大学学生公务员”。作为一名营职复员军官,我对此说法无法认同。我们的军转公务员,显然是国家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军转公务员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呢?真的是三个军转干部不如一个新大学生公务员吗?


其实,先来看军转干部的优点,军转干部有四大显著优势,是地方公务员、地方大学生公务员所不具备的,这也是一些地方单位十分看重军转干部的方面。

军转干部的四大优势如下:第一,执行力强。说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应当说多数军转干部皆是如此,不排除个别战友存在养老心态,尤其是年龄较大、职务较低者,但多数战友的执行力很强,说干就干。

第二,团队协作能力出色。一个班就是一个拳头,部队里的团队集体意识极强。部队本就是集体生活,即便在机关,相对而言,集体生活所培养的战友情谊,也比地方的一些大学生公务员深厚得多。比如,有一位军转干部到地方后,在面临老旧小区拆迁工作时,进入拆迁办工作。这位战友能够整合城管、公安、社区等人员的力量。因为是军转干部,所以能够迅速凝聚起这样一股力量,半年就攻克了好几户钉子户。军转干部最讲究协作和团队精神,这是他们的优势所在。


第三,应急能力出众。越是乱局越能稳得住,军转干部堪称定海神针。特别是在做群众工作遭遇特殊状况时,军转干部能够瞬间进入战斗状态。比如在群众共同对抗台风、抗洪时,军转干部比地方的新公务员强出许多,新公务员往往手忙脚乱,而军转干部几下就能将老百姓组织好,该撤离的迅速撤离。越是紧张的状态,军转干部的战斗意志越能迅速激发。

第四,政治素质高。忠诚可靠、原则性强、纪律性好自不必说,尤其军转干部到纪检系统颇为合适。

当然,军转干部确实存在一些水土不服的短板,短期内需要提升。比如:

第一,从枪杆子到笔杆子,专业素质有待提高。部队工作与地方工作存在差异,尤其是转业到财政、经济、科技等业务部门,得尽快熟悉业务工作。

第二,思维存在惯性,不习惯被人管,特别是团级以上领导干部转业的,这种情况较为明显。

第三,存在年龄焦虑感。很多转业干部年龄相对较大,30 多岁很正常,40 多岁不少见,甚至 50 多岁的也有。与新公务员相比,学习能力和精神状态可能稍逊一筹。


不过,显然说“三个军转都不如一个新大学生公务员”是很荒谬的。任何事情都要辩证看待,不能说三个军转不如一个新大学生公务员,也不能说三个新大学生公务员不如一个军转。国家也关注到这个问题,特别是对于军转干部,从 2023 年起,推出了军转干部的岗前特训计划,这十分必要。

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对于我们的军转干部而言,不必过于在意他人的言论。首先,放下身段,当好新兵,迅速适应新环境,别摆架子。其次,加快心态转换,从管人转变到被人管的心态,尤其是团长、团级转业干部,以及营级主官转业的,即便当办公室科员,被小年轻管理,也要调整好心态。

我个人认为,军转干部要有志气,没有天生的强者,只有不服输的兵。希望我们的军转干部珍惜退役军人的身份,珍视军转干部的荣光,不要与新大学生公务员攀比。有的军转干部的孩子都考了公务员,跟自己孩子比什么呢?就把他们当成孩子,小孩子有优势,咱们就学呗,把咱们的经验传授给他们,同时学习他们反应快等优点。大家都是在一个单位工作,没什么可比的。

对于军转干部的优点和缺点,大家怎么看?请在评论区留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