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日本汽车市场向来保守,但是比亚迪在保守的日本汽车市场逐渐摸索到一条前进的路。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对于志在全球布局的中国车企来说,日本车市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
虽然日本车市需求有些疲软,但对于中国车企而言,凭借电动车的优势,或许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根据日本汽车销售协会联合会和日本全国轻型汽车协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可知,2024年日本国内新车销量为442.15万辆,同比下降7.5%。有些媒体认为,在日本经济稳健增长的大背景下,导致新车销量出现下滑的最主要原因是大发、马自达等车企先后被曝出在认证测试中存在数据造假,随即叫停了新车出货,导致日本市场的新车供应受限。
哪些车型占据主导地位
在日本新车销售中,发动机排量在660ml以下、俗称K-Car的销量为155.79万辆,比上年下降约10.7%;而排量在660ml以上的其他各类汽车总销量为286.36万辆,比上年下降约5.6%。更进一步来看,在排量为660ml以上的新车销售中,日本国内生产的汽车为254.28万辆,占比约为88.8%;进口汽车销量为32.08万辆,占比约为11.2%。整体来看,日本消费者还是比较青睐本土生产的车型。
在车型销量排行榜前十的榜单中,丰田不仅总计有六款车型入围,而且还包揽了前三位。国人耳熟能详的卡罗拉(参数丨图片)(包含房车、掀背车、旅行车和跨界车)、雅力士(包含雅力士Cross)和赛那,成为2024年日本最畅销的三款车型。
△2024年日本销量排前十的车型
整体来看,在销售前十的车型中,除了本田HR-V之外,其余上榜的都是MPV和两厢车型(卡罗拉和雅力士是按照家族统计,其中也包含有SUV车型),足见日本消费者对于小车的青睐。小车不仅驾驶灵活,在拥挤的大城市里停车方便,而且燃油经济性也比较高。在海外市场畅销的丰田RAV4、汉兰达和本田CR-V等车型,都未能跻身前十的榜单。
电动车市场大幅缩水
根据日本当地机构公布出来的数据,2024年日本销售的纯电动汽车一共为59736辆,同比下降33%。这不仅是日本纯电乘用车市场四年来首次出现的下滑,而且其在日本汽车市场的占比也跌破了2%。
△在日本电动车市场名列前茅的品牌
从销量维度来看,在日本本土市场电动车销量最大的日产出现了高达44%的下滑,全年销量仅为30749辆,其销售的主力车型SAKURA和LEAF分别有38%和48%的同比下滑。三菱和丰田也出现大幅度的同比回撤,其中扛起丰田电动车销量重任的中型纯电SUV丰田bZ4X全年销量仅为2038辆。
日本消费者对于电动车并没有特别感兴趣。一方面,日本政府对于电动车补贴至高只有50000日元,这对于售价不菲的电动车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另一方面,日系车素来以燃油经济性比较高而著称,而且从日本政府到日本车企始终认为电动车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过渡解决方案,真正能够实现零排放的是燃料电池。因此,包括丰田、本田在内的日系巨头对于大规模投资电动车一直有很大的顾虑,虽然如今已经有了不少投放市场的燃料电池产品,但是它们无论是从成本,还是从加氢补能设施来看,都离开取代燃油车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
对于日系品牌来说,它们并非完全没有对电动车下注,它们对电动车最大的赌注在于固态电池。和当下的液态锂电池相比,固态电池无论是在能量密度还是在安全性方面,都是一款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产品。丰田还是全球范围内拥有固态电池专利最多的的公司。不过,国内车企在应用和部署固态电池方面更加激进。以上汽为例,其已经给出了固态电池产品落地的时间表,而且上汽、蔚来等国内车企也已经有了半固态电池产品量产。
比亚迪在日本车市乘风破浪
在上述电动车销售榜单中,特斯拉、比亚迪和现代这三个“外来的和尚”反倒是把日本电动车市场的经给念好了。特斯拉销量基本维持不变,同比仅有3%的增长;而比亚迪和现代的同比涨幅就多达54%和24%,这和日系车不振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于中国汽车来说,比亚迪在2024年日本纯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榜中能够以2223辆的成绩力压丰田,无疑是最鼓舞人心的消息。自2022年7月份进入日本市场后,比亚迪先后投放了售价440万日元的ATTO 3,并且在随后相继引入了海豚和海豹等车型。而后两者成为拉动比亚迪在日本销量增长的主要动力,尤其是售价为528万日元的海豹,荣膺2024-2025日本年度风云车“十大最佳车型”奖,对于中国汽车来说是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比亚迪之外,长城和吉利在日本也有销售,不过影响力还没有比亚迪那么大。
对于中国车企来说,要想通过燃油车或者混动车型在日本汽车市场上去分一杯羹的难度非常大。日本几大车企通过多年的深耕,本土主场作战的优势已然非常明显。中国车企要想在日本市场有所突破,唯有电动车这条路。而2024年,日本纯电动汽车市场销量出现下滑,对于中国车企来说是坏事,也是好事。
坏的一面在于,日本本土消费者对于纯电动技术的推崇度并不高,这就使得整个电动车市场的受关注程度比较少。除此以外,电动车还高度依赖充电桩这样的基础设施的布局。如果消费者对于电动车需求不大,那么日本政府以及第三方资本对于充电基础设施的投资信心就会受到影响,由此影响电动车的推广。
好的一面在于,由于纯电动市场并不热门。因此包括丰田、本田、日产在内的日本本土巨头并不会在日本本土市场加码电动车产品。除了特斯拉之外,中国车企几乎没有其他对手需要去应对。中国纯电动车不仅在三电系统领域有不小的优势,智能化领域我们同样领先日系车企一个身位。无论是功能丰富且系统流畅的智能座舱,还是接近甚至达到L3水准的智驾,都可以成为比亚迪以及其他国内车企拓展日本市场的利刃。
点评
日本汽车市场是年销量超过400万的车市。不过,由于日系车企对电动车不够重视,这让中国车企有机会在日本车市挣得一席之地。比亚迪已经对日本市场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具有不错性价比的电动车将帮助比亚迪撬开保守的日本市场的大门。而对于其他中国车企来说,可以借着比亚迪在日本市场上升的东风,将更多有竞争力的智能电动车出口到日本。撇开销量和收益不谈,光就是站稳日本市场带来的品牌光环和效应都是难以估量的。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