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物道

灯月交光照绮罗,元宵无处不笙歌。

走过了浓墨重彩的春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次月圆时——元宵节。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元宵节也叫灯节,夜晚灯火通明,张灯结彩,庆贺圆满。

人们爱灯如月,山东盒子灯、徽州渔灯、潮汕龙灯......一盏盏灿若星辰的灯,不仅仅点亮着黑夜,也点亮着不同地域之人心中的美好希冀。

那你知道这些地方的灯有何不同么?请随物道君一道来看看吧。



图1、2|摄影的小和尚 ©


元宵,山东最美的花灯,叫盒子灯。

就像一个美丽的万花筒,一个灯套着一个灯,层层叠叠,盏盏不同,有的能多达十几层,故又名“迭套灯”。

放盒子灯时,用一根长竹竿将灯高高挑起,然后点燃导火线, 人们围绕着看,只见一个个灯,接连不暇,向下坠落。

每一盏都有不同的主题,一盏“哪吒闹海”,一盏“天女散花”,再落一盏“刘海戏金蟾”,叫人好不惊叹。

掉落而下的一盏盏灯,带人领略着那些至美的民俗和戏曲故事, 铺展开一段段人间惊奇。

山东元宵的夜,满载岁月的故事。


图|大明上下集 ©


在广东人的记忆里,元宵的灯多半属于走马灯。

所谓走马灯,即当灯开始转动 ,剪纸在烛光的映衬下物换景移。此时,灯面上那些“火烧咸阳”、“赤壁大战”等故事,便一幕幕上演。

“走马灯,灯马走,灯息马停步。”小时候为它的转动而感到惊奇,光影是它的灵魂,一盏盏光明着漆黑的夜,也惊艳着看客的心。

走马灯的盛景,记录在年月甚远的古画《上元灯彩图》中;走马灯转着转着,人也转到年华老去的时光;如今再瞅瞅城中的灯,总觉得缺少某种深刻的情意。

浮生百戏走马灯,观之,是一颗阅懂岁月的心。



图2|摄影的小和尚 ©


“天下第一灯”的自贡,自唐宋之始就绵延起灯彩之风的自贡灯会,格外有一份磅礴和恢弘。

比如在2025的自贡灯会中,就以花灯演绎出“天上宫阙”之景,也再现青城双姝的一段传奇,亦或是以孔雀合屏之姿,掩映了一座磅礴山体。

自贡以灯为笔,绘就气象万千。

走入这南国灯城的元宵佳节,夜色不再苍老寂寥,而成为美如书画、亦真亦幻的奇景。


图|动脉影 ©


感受过灯彩艺术的琳琅满目,当然也忘不了声势浩大、最为热闹的舞龙灯。

“烧龙锣鼓响,心蓬厂;烧龙烟花起,人欢喜。” 潮汕揭阳的烟花火龙,遍体金光异彩,在锣鼓和爆竹声中遨游奔跃。

正月初十,当地人们自然不能错过这一年中人气最旺的时刻;此时观者如潮,欢呼声和锣鼓声交织,人们心驰神迷,脸上也映得喜气满面。

龙行之处,烟花如瀑;那条登云破雾的中国龙,舞出一份锦绣河山的中国梦,舞出一个光耀炙热的中国年。

龙行之处,是燃情岁月,是百家安宁;将岁月磅礴的那份记忆和感动点燃,愿人们所至之处也皆有灯照亮。


图|图虫创意 ©


云南的建水花灯,是一种融合了汉族花灯与彝族民歌的歌舞剧。

音乐吸收了彝族的“海菜腔”“山药腔”等四大声腔,唱腔柔婉雅致、声浪如波。 歌舞中融入了彝族的“踩荞”舞步,及烟盒舞中“三步弦”、“过塘步”等动作。

此外,还有着“无崴不成灯”的说法。舞者们舞着崴步中“风摆柳”“三道弯”等姿态,灵巧柔媚,身似蝴蝶穿花,翩翩如飞。

云南的灯会,是舞起来的。


图|网络 ©

有烟火的村子就有花灯,花灯歌舞,舞着爱情的浪漫,舞着田间的农忙,舞着彩云之南共同的文化记忆。

云南的元宵节,不仅仅是家家话团圆的纸短情长,也是意趣隽永的声色浪漫。

你心目中最美的灯会是怎么样的呢?欢迎您的分享。

让我们一起在明媚的夜晚,不惧黑暗,闪耀光芒。


图|动脉影 ©

人生就像汤圆













人生就像汤圆,岁月是皮,经历是馅,肚子里有没有东西,咬一口便能够知晓,再怎么去糊弄真假,都不能以假换真来替代,社会很现实,也很公平,即便在怎么费尽心思,假的终究会被现实拆穿。

人生,其实就是一个过程,你或许会被狠狠捏一下,也有可能被开水烫一下,被煮一下、咬一下都是可能发生的,生活不单只是有诗和远方,挫折和失败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只有在其中不断领悟,才能成长,向着自己的方向迈进!

做人要像汤圆,心甜,面善,简单,丰满。圆润不圆滑,柔软不脆弱。

祝福圆圆、情谊圆圆、面面圆到,幸福圆圆、甜蜜圆圆、珠润玉圆,元宵佳节,祝你心情圆圆美美,人生圆圆满满。

▼今日推荐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