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面上,元宵意为“上元节的晚上”,正月十五原为“上元节”,是一年当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因为吃元宵赏月的缘故,节日名称也逐渐演化为“元宵节”。现代,元宵节除了吃元宵之外,最主要的活动就是赏灯。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个典故,不完全是讽刺,也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有些学者研究后认为元宵节与火的联系很紧密。元宵节源于对火的崇拜和祈求新年丰收,人们点火以驱除虫蛇猛兽,并祭祀满月,最初是点火把,后来发展成点篝火、挂灯笼。

因此,点火才是元宵节最早的习俗,有关元宵节的起源的民间传说有个共性:即元宵节之所以要张灯和放烟火,目的是制造出人间着火的假象。民间也有元宵节敬火神的传说。可见火是元宵节文化的核心内涵。由“点火”到“点灯”有个历史过程,是随着佛教传入后,燃灯礼佛等礼仪逐渐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人们开始在元宵节点灯,直到隋唐,经过皇帝颁布圣旨,元宵节点灯才正式取代了点火。

作者推荐

对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