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贺强 倪政伟

“商丘是殷商文化之源,做好殷商之源文化的发掘保护、研究阐释、传承利用,是商丘市委、市政府推进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对于我市打造‘殷商之源在商丘’城市文化品牌,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市具有全局性意义,同时为进一步发展教育文旅事业、做大做强殷商文化指明了方向。”商丘市政协委员、商丘广播电视台教育频道总监胡海燕说。


胡海燕认为,商丘教育资源丰富,文旅事业发展潜力巨大。商丘地处豫鲁苏皖四省接合处,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商丘正在实施殷商之源文化建设行动,打造“一区一群两带四径”总体发展格局,建设殷商之源文化传承创新区。文化旅游通过创新融合与传承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更好地展示商丘独特的历史文化,还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提升商丘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影响力。为此,胡海燕提出几点具体建议。

发展古城文旅事业,利用好教育资源,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商丘是900万人口地级市城市,而教育资源则面向社会庞大群体,开展古城“研学旅行游”活动,宣传“老字号、老业态、老风情”古城历史文化。把外地旅客请过来,我们走出去,互惠互通,让文化拉动经济发展。

注重教育区域多元化均衡分配,发展优质教育和名校。商丘市人口多、名校少、优质教育缺乏,农村教育薄弱。要把好的教育区域分配均衡,把优质教育和优秀老师延伸到农村及城市社区,满足基层优质教育的需求。在商丘中小学义务教育中融入“殷商之源文化”元素,积极推进殷商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把殷商文化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加强研究,提升殷商之源文化的影响力。深入阐释“殷商之源在商丘”城市文化品牌的内涵和时代价值,推动“殷商之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商丘实践。整合科研平台,加强“殷商之源”研究,形成一批学术研究新成果。商丘作为殷商文化的源头,需要成立“商丘殷商文化研究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合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