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没实力。犯了罪,就要伏法。手下没有人马,地方没有自己的一支势力,一般都是因为犯罪伏法。

抓这样的人,往往需要出动几十号人甚至上百号人,严密布控,摸排线索,最后才能抓住。但是有的人行动光明磊落,犯了大错误,就不好办了。

抓一个人,就需要几十上百号人,要是这个人手下有一支人马,那得多少人才能全抓完?

抓不完,所以就要想个办法,因为硬是要抓,搞不好要引起哗变,真的打起来内战,后果不是大部分人可以接受的。

所以要用计。

上世纪的时候,山东有个军阀,叫做韩复榘,1890年生人,从小读过一点书,小时候家里还算有钱,结果后来败了,家里没钱了,于是在公元1910年,他20岁那年,被迫自谋生路去了。

刚好赶上了北洋新军招兵,当时招兵的单位是冯玉祥的营,冯玉祥是个营长,整天密谋反清,纠集了一帮人,搞了一个武学研究会。

韩复榘因为懂点文化,能写字,冯玉祥让他做文书,后来冯玉祥起义被镇压,韩复榘就回了老家。

没过多久,辛亥革命胜利了,清廷退位下野,冯玉祥因为资历老,当时的革命党对他委以重任,韩复榘一听到消息,又投奔冯玉祥去了,在冯手下节节升官,1924年,34岁的韩复榘已经当上了旅长。

后来韩复榘倒台向蒋介石,冯玉祥的西北军开始走下坡路,山东的张宗昌没了,韩复榘过了不久当了山东的军阀。

结果等到了抗日战争,韩复榘抵抗态度异常消极,日本人来了,他跑了。带着自己的部下,逃到了安全的地方。

这样的责任,是一定要负,他跑不了,但是他手下有人马,硬要抓住的话,等于要和几万人过不去,很容易爆发大规模流血事件。

于是蒋介石想了个办法,叫他去开会,他韩复榘不听命令,为了保存实力,不抵抗就跑,要是没有让他开会的办法,他虽然不抵抗日本人,但是打内战怎么办?

所以就得找个让他推脱不开的理由,提前布置一个阴谋,等到他来了开会的现场抓捕,韩复榘一开始也不放心,最后到底是没有带冲锋枪,就开会去了。

蒋介石成功的抓住了韩复榘,公审了一番。

韩复榘没有任何资格说我是蒋介石的狗,蒋介石让我咬谁我咬谁,他不仅没有给自己的逃避找借口,还反手倒打一耙,说山东丢了我负责,南京丢了谁负责。

这话说出来,自然是免不了一死,本来蒋介石可能没有那么想杀韩复榘,结果你骂到他头上去了,那等着的结果也只有死了。

要是不点名道姓的骂,只是讲自己的责任没有那么大,搞不好还能活。

但是那个会,是不去不行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