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相比AI更适合这个概率世界的关键一点就是:常常不按常理出牌。
——坤鹏论
第十二卷第二章(2)
原文:
现在,一切可变化事物悉具物质,
但不同的事物各具不同的物质;
而永恒事物,即凡不生灭而于空间能运动者亦当具有物质,
但这只是在空间由一处动向另一处的“运动物质”而不是“可成坏的物质”。
解释:
现在,所有可变化的事物都是具备质料的,
但是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质料,
而永恒的事物,也就是不生不灭且在空间上能运动的也是具质料的,
但这只是在空间上由此及彼的“运动质料”而不是“可以灭坏的质料”。
原文:
人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生成是从那一类“非是”进行的;
因为非是有三命意。
解释:
人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生成是由哪一类的“非是”得以进行;
因为非是的含义有三个:
一为“实是范畴”;
二为“假”;
三为“潜能”。
原文:
假如非是有潜在的一式,
这还不能说一切事物皆出于潜在,
这还该说是“不同的事物出于不同的事物”;
说“一切事物全混合在一起”,总难符合实际;
解释:
如果非是具备潜在的一个类型,
这还不能说所有事物都出自潜在,
而是应该说“来自不同的事物成为不同的事物”;
上面那些思想家说“万物都混合于一体”,总是与实际不符的;
原文:
事物异于物质,
若一切事物皆属同一事物,
世上该只有一物,何乃生成无尽理物?
解释:
事物在质料上不同,
如果所有的事物都属于同一个事物,
世间就只有一个事物,从哪里生成的无限的事物?
比如说万物的质料皆为水或土等,那么这个世界上应该只有水或是土等等,或者是它们的变形,但本质还是它们,而不是其他东西。
原文:
既然理性是一,
若物质亦为一,
则物质当为潜在〈未分化之元一〉,
而理性则为之实现〈实现之元一〉。
解释:
既然理性为一,
如果质料也是一,
那么,质料就应该是潜在的(还没有分化的元一),
而理性则是实现(实现的元一)。
原文:
那么原因与原理有三:
定义或通式为一,
另一即与定义及通式相应之阙失,两者合为一组对成,
第三则为物质。
解释:
这样,原理和原理就应该有三个:
定义或是通型为一,
另一个就是二者之缺失,二者组合成为一组对反,
第三就是质料。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