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中医理论中,春季与肝相应,此时肝气升发旺盛,是全年养肝的黄金时节。《灵枢·本神》云:“肝藏血,血舍魂。”《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载:“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主疏泄、藏血,其功能直接影响气血运行与情志调达。

现代医学也证实,肝脏承担解毒、代谢、合成等重要功能,若养护不当,易引发脂肪肝、肝炎等疾病。如何顺应春季特点科学养肝?

饮食调理:清肝火,养肝血

1.青绿蔬菜,疏肝养血


中医认为“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经”,春季宜多食青绿色蔬菜。例如菠菜、韭菜、绿豆芽等。

菠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C,可补血养肝,但需焯水去草酸;

韭菜:辛温升阳,助肝气生发,适合体寒者;

绿豆芽:清热利湿,缓解肝火旺盛导致的目赤、口苦。

烹饪时建议以蒸、煮、凉拌为主,避免油炸加重肝脏负担。

2. 甘味食材,调和肝脾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中医认为甘味入脾,食用一些带有甘甜味的食物,有助于补脾气及补气血,脾健可防肝阳过旺、过盛。

红枣、桂圆:补气血,改善肝血不足引起的头晕、失眠;

南瓜、山药:健脾益气,防肝阳过亢;

蜂蜜:润燥养阴,适合春季口干舌燥者。

肝火旺者(易怒、头痛)可搭配百合、木耳;肝血虚者(眼干涩、面色苍白)可少量食用酸味食物,如山楂。

3.低GI水果,助力排毒

食用水果养护肝脏,建议选用升糖慢的水果,如葡萄柚、牛油果、猕猴桃、青枣等。

草莓:清热降火,果胶促进肠道蠕动;

猕猴桃:维生素C增强肝脏解毒能力;

葡萄柚:含谷胱甘肽,帮助分解毒素。

血糖不稳定者宜选低升糖水果(如青枣),避免过量摄入。


生活习惯:疏肝气,避损伤

1. 规律作息,夜卧养血

《黄帝内经》云“卧则血归于肝”,夜间11点至凌晨3点为肝胆排毒时段。建议晚11点前入睡,避免熬夜玩手机、剧烈运动或饮浓茶咖啡,保证肝血修复。

2. 适度运动,舒展肝气


肝主筋,久坐易致筋脉僵硬,阻碍肝气疏泄。每日可散步、打太极拳,或工作间隙拉伸肢体、敲打大腿内侧肝胆经,促进气血流通。

3. 科学用眼,防耗肝血

《灵枢.脉度》“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肝开窍于目”,久视伤血。每用眼1小时闭目养神5分钟,或远眺绿色植物。肝血不足者(眼干、视物模糊)可常饮枸杞菊花茶。


情志调摄:戒郁怒,畅气机

肝“在志为怒”,情绪波动最易伤肝。

忌生闷气:长期压抑易致肝气郁结,引发乳腺增生、月经不调;

戒急躁易怒:肝火过旺可能导致头痛、血压升高;

调节方法:多踏青赏花,饮茉莉花茶(疏肝解郁)或金盏花茶(清肝降火),保持心态平和。


护肝禁忌:细节决定成效

1. 限制酒精摄入:酒精90%由肝脏代谢,过量饮酒易致酒精性肝病;

2. 控制脂肪摄入: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脂食物易诱发脂肪肝;

3. 避免滥用药物:有些药物代谢主要经由肝脏代谢,需遵医嘱服用,避免滥用,以免增加肝脏负担;

4. 保持适宜体重:肥胖者内脏脂肪易堆积,增加肝病风险。


茶饮推荐:简便养肝法

茉莉蜂蜜茶:茉莉花5克+蜂蜜1勺,清热明目,缓解春燥;

金盏花绿茶:金盏花3克+绿茶2克,降火助消化;

枸杞桑叶茶:枸杞10粒+桑叶3克,适合熬夜后眼疲劳者。



作者:武汉中心医院 闵秋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