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美海军官员提出“美国放弃台湾”条件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美海军作战部负责行动的本·尼科尔森少将在国际会议上公开表态,美国在两种情形下能接受中国实现统一,一是台湾民众真心渴望与大陆统一,二是统一以和平方式达成,不出现额外冲突。这一前所未有的表态,瞬间将中美关系以及台海局势推到了聚光灯下,一场涉及多方利益的“高端局”悄然拉开帷幕。
特朗普(资料图)
先来看美国此番表态背后的深意。从表面上看,这两个条件似乎合理,甚至带有几分“和平友好”的意味,但细细剖析,便能发现其中暗藏玄机。
先谈台湾民众真心希望统一这一条件。民进党当局多年来在岛内兴风作浪,为了一己私利,不断阻碍两岸民间往来。他们操纵舆论,花钱豢养一批媒体人和公知,对中国大陆进行恶意抹黑和错误宣传。像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大陆高铁需要自己带椅子去坐”等荒谬言论,便是他们炮制出来误导台湾民众的。在这种长期的信息误导下,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的真实情况知之甚少。
若美方真有诚意推动两岸统一,就应该施压赖清德当局,停止这种恶意的舆论操控,让台湾民众能够自由地来大陆参观、交流,亲身体验大陆的发展与进步,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大陆,进而产生统一的意愿。但美国并未如此行动,反而在背后纵容民进党当局的种种行径,可见其所谓“台湾民众真心希望统一”这一条件,不过是一句难以落地的空话,更多是为了在国际舆论上占据道德制高点,给中国大陆施压。
特朗普(资料图)
再看和平统一这一条件。中国大陆一直以来都秉持着和平统一的方针,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实现和平统一付出了诸多努力。然而,美国却在不断破坏这一和平进程。近些年来,美军持续加强对台军售,为“台独”势力撑腰打气。赖清德之流更是有恃无恐,不仅亲自出席桌上兵推,民进党官员还公然宣称“永远不投降”,这种强硬的分裂态度,无疑是在加大战争的风险。美国一边要求中国大陆和平统一,一边却在背后为“台独”势力递刀,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充分暴露了其真实目的并非促进和平统一,而是企图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维持其在亚太地区的霸权地位。
从美国内部的政治生态来看,此番表态也充满了政治博弈的味道。这么重大的涉台表态,竟然是通过一个海军少将的嘴说出来,这本身就很蹊跷。很明显,这大概率是特朗普政府的一次试探性行动。如果中国大陆的回应符合他们的预期,美国官方可能会进一步坐实这种说法,将其作为与中国谈判的筹码;反之,如果中国大陆的回应不符合他们的心意,他们便可以轻松地将责任推到这个少将身上,声称这只是个人观点,不代表美国政府。这充分展现了美国在外交策略上的灵活性和狡猾性,同时也反映出美国政府内部在涉台问题上的态度并非完全一致,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和政治考量。
我们再把目光投向台当局这边。台高层每年都有抽所谓“国运签”的传统,今年抽到的却是下下签,签面预示着赖清德要完蛋,这似乎也从侧面反映出台当局目前面临的困境。而在外交层面,台当局可谓是四处碰壁。
中国台湾地区风景(资料图)
不仅如此,台当局在渗透美国涉台决策方面也面临着重重障碍。民进党当局主要通过游说的方式影响美国涉台政策决策人,而特朗普打破制度的行事风格,给他们的长期游说带来了极大的变量。特朗普非常看重身边人的忠诚,而华盛顿的说客们出于职业特性,往往两边押宝,这使得他们在特朗普当选后恐惧万分,不敢轻易为台当局牵线搭桥。此外,赖清德、萧美琴等台当局核心人物与特朗普接触经验匮乏,目前最多只能接触到共和党的中层官员,根本无法打入特朗普的核心圈子。
从美国政客与民进党当局互动的周期性规律来看,核心官员对待民进党当局相对谨慎,所谓的“官方互动”冒进行为较少。特别是特朗普第一任期的时任核心官员,他们的冒进行为大多集中在美国政权更迭的时刻。而相比之下,非核心政客在任期中期冒进行为较多,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更多考虑的是自身利益,包括政党利益、地方利益和个人私利等,而并非真正关心台湾问题。这也充分说明,民进党当局对美国政客的渗透,更多是花钱买面子,实际效果微乎其微。
在智库层面,民进党与美国智库长期存在游说和资助关系,这些智库通过多种方式影响美国涉台政策。但如今,多数智库与特朗普联系甚少,特朗普甚至建立了自己的智库——美国优先政策研究所,且该智库并未设立专门研究台湾问题的分支部门。部分曾在特朗普上一任期任职的智库研究员不愿再为其工作,特朗普也不想再任用他们,新一任政府的实际政策与传统智库保持着一定距离。这一系列变化,使得民进党当局过去几年在智库方面的经营成果大打折扣,其通过智库影响美国涉台政策的暗线被严重削弱。
特朗普(资料图)
此外,美国国会与特朗普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特朗普上一个任期,国会众议院由民主党主控,当时国会推动弹劾特朗普,特朗普无意制衡国会对台湾问题的介入,最终制定了9项涉台法律,极大地干涉了台湾问题。而如今,国会两院都由共和党主控,且换上的很多人是特朗普的忠实追随者,即便“民进党当局游说智库影响国会”的路径依旧存在,但国会与特朗普的关系已截然不同,这也使得民进党当局渗透美国涉台决策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从岛内民众的态度来看,随着美国对台政策的变化以及台当局在“台独”道路上越走越远,岛内民众对所谓“美台情谊”的认识也愈发清醒。梳理蔡英文执政最后100天和赖清德执政最初100天岛内民众关于美国的讨论发现,在经贸、产业、军事等方面,对“美台关系”的负面情绪明显增多。
在经贸与产业领域,台积电成为焦点,特朗普多次表达对台湾半导体产业垄断的不满,民进党当局为了讨好美国,不惜松口转移先进制程,而台湾半导体产业约占其出口额的40%,失去台积电将对岛内经济发展造成重创。在安全问题上,特朗普要求台湾增加军费开支以换取美国防务支持,这无疑加重了岛内民众的负担,也让他们对自身安全感到更加担忧。
特朗普(资料图)
综上所述,美国开出的“放弃台湾”的两个条件,看似简单,实则是经过精心算计的政治策略,背后隐藏着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考量和政治博弈。而民进党当局在这场“高端局”中,不仅无法实现其“台独”美梦,反而在不断地被美国利用,一步步将台湾推向危险的边缘。对于中国大陆来说,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看透美国的真实意图,不为其表面的言辞所迷惑,坚定不移地推进国家统一进程,同时加强军事准备,以防不测。
因为我们深知,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任何外部势力的干涉都无法阻挡这一历史潮流。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中美关系的不断变化以及台海局势的持续发展,我们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坚定信念,就一定能够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让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