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出去吃饭的时候

是不是经常冲着那些

挂着各种响亮招牌

荣誉牌匾的餐饮店去呀?

觉得能上排行榜的店

肯定差不了!

可最近

上海警方揭开了一个惊人秘密

直接颠覆对榜单“流量密码”的认知

想象一下

你满怀期待走进一家

挂着大众点评 “必吃榜” 牌匾的店

结果吃完后

心里那叫一个大写的 “无语”


去年11月,普陀区一居民向警方反映,称其在一家悬挂着大众点评“必吃榜”牌匾的餐饮店就餐,不仅餐品口感较差,而且之后在线上查询时也并未找到相关信息,疑似虚假宣传,遂报警求助。

接报后,警方立即会同该美食榜平台工作人员前往该店铺,对店内悬挂牌匾进行鉴别。

陈越 普陀公安分局白玉路派出所民警:

发现餐品的品质不是很好,再加上店内的环境,应该是达不到相应的要求,他就到我们所里反映这个事情,我们民警之后发现,确实我们通过大众点评的后台查询,未发现它是有资质挂大众评定的牌匾的。


上门询问时,店家支支吾吾,当被问到牌匾哪来的时候,居然说是自己买的!


经大众点评工作人员鉴别,涉案牌匾与该平台正规发行的牌匾字体排版结构不符,系假冒产品。


据介绍,“必吃榜”餐厅的评选非常严格,每块牌匾对应一家单店。不仅要参考顾客的实际体验和点评,进行算法分析,还会考核餐厅一整年的食品安全、诚信经营、是否有相关处罚等。入选餐厅还要进行一段时间公示。

有些商户为了“弯道超车”

动起了歪脑筋

警方循线追踪,发现涉案的网店主营奖牌、奖杯制作,但同时也在销售该平台美食榜的证明牌匾。


为进一步查清相关案情,普陀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取证工作。警方查明,网店的实际经营人为嫌疑人陈某和李某,且二人还在外省某地经营着两家线下奖牌奖杯以及门头牌匾制作店。



经过调查取证,去年11月20日,警方在外省某地抓获了在网上销售假冒牌匾的嫌疑人陈某、李某及店内员工林某,并在他们各自经营的线下店铺内,查获大量印有“必吃榜”“黑珍珠”等标识的假冒牌匾。



经查,自2023年1月起,陈某、李某二人在未取得平台许可的情况下,为牟取非法利益,设计、制作了大量带有平台标识的牌匾,并招揽员工林某对外销售。


其中,陈某负责担任线上客服,李某负责线下门店运营,林某则负责销售以及打包发货工作。通过模仿正品样式,陈某和李某制作了“必吃榜”“黑珍珠”等带有平台标识的设计图,后又以此为模板,生产制作了大量假冒牌匾,利用两人共同经营的实体店,在网上接单,短短时间,两家店铺加起来牟利快200万!

目前,犯罪嫌疑人陈某、李某、林某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黄思琰 普陀公安分局经侦支队民警:

经过设计制作后,发货给相应的客户商家。每块牌匾的售假一般在80到100元不等。初步查证下来,这两家店铺的销售额是在70万到100万之间,两家店铺总共200万不到。


记者发现

网上还有大量销售此类牌匾的网店


通过悬挂假牌匾,仿佛自己已经成为了上榜餐厅,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影响了营商环境,造成平台公信力和品牌信誉流失,对这些认真经营的商户也很不公平。

目前,警方也对曾经购买过该假冒牌匾的商户逐一上门,开展法律告知和批评教育



此外,针对网上还有大量销售此类牌匾网店的情况,警方也将与平台沟通,作进一步处理。

来源: 新闻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