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的一天,广东南雄游击队队长曾彪,忽然带人闯进了当地保安团团长的家里,把保安团长一家吓得不轻。
曾彪这次带人来,一不劫财,二不害命。他只是拿枪顶住保安团长命令道:“立即集合你的队伍,带上武器出城跑三圈,第二天天亮前再收队回城。”
曾彪为什么命令保安团长这样做呢?
他是在解百里之外陈毅的油山之围。
原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长征。出发前,毛主席考虑到苏区刚刚燃起的火种不能熄灭,还包括一些伤病员不能参加长征等问题,决定留下一支队伍善后。就命令陈毅率领24师70团留下来继续打游击。为了保存革命火种,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陈毅就集合江西、广东、福建等周边零星游击队1400余人,组成游击大队,进入油山继续打游击。
蒋介石得到这一消息,一边对北上长征的红军进行围追堵截,一边派出大军包围油山,妄图把陈毅的游击大队一网打尽。
面对四面而来的敌军,陈毅带领游击队员躲进山里,吃野果,住山洞,处境非常困难。
没有补给,又无救兵,这时候,能救陈毅的只有靠菩萨保佑了。
得知陈毅的处境后,非常着急的除了远在长征路上的毛主席,还有一个人,就是广大韶关的南雄游击队大队长曾彪。
说起曾彪,也算是一个传奇人物。曾彪自幼家贫,很小就出来给地主当童工。1928年,25岁的曾彪有幸加入了当地的游击队,成了一名游击队员。
曾彪打仗勇猛,思维敏捷,智慧和胆略过人,并善于用计。他用过的每一个计谋屡屡成功,无论多么危险的行动在他的谋划下总能化险为夷。曾彪因此在队伍中获得了很高的威望,后被大家推举为游击队长。
曾彪的游击大队虽然屡打胜仗,但游击队员不过数百人。那么,曾彪面对蒋介石数倍于己的大军,如何解救百里之外的陈毅呢?
曾彪陷入了沉思,他把自己关在一间小屋子里,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忽然,他猛地掐灭手里的烟蒂,心里有了主意。
曾彪精心挑选了十多位身手敏捷的游击队员,趁着夜色偷偷闯进了保安团长家里,用枪顶住保安团长,让他马上集合全体保安团成员,带着武器去城外跑三圈。这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读者朋友可能不大明白,曾彪命令保安团趁着夜色在城外随便跑几圈,怎么就解了陈毅油山之围呢?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
1934年夏,红军发动当地百姓制作一批军服支援前线,当这批军服在送往前线途经南雄县境内的时候,被当地保安团缴获。当曾彪知道这批军服在南雄出了事,就集合自己的游击队决定夜袭保安团,后被中央及时阻止了。理由是:为了几百套军服没必要作出这么大的牺牲。
可如今,为了解救陈毅,这几百套军服又被曾彪惦记上了。曾彪早知道,南雄保安团,人数虽多都贪生怕死。他就想出了一个大胆的办法:夜闯保安团,命令保安团成员全部换上这批红军军服,在城外集合行动。对外大力宣传在南雄有一支5000人的红军队伍。与此同时,他还让游击队员在周边村庄大肆张贴宣传标语,以引起周边百姓热议,制造出南雄藏有5000红军的假象。
当敌人听到南雄有5000红军的假消息,信以为真,急忙从油山调出大量兵力向南雄扑来,以消灭南雄红军。
这样一来,减轻了油山陈毅的压力。
等敌人赶到南雄,哪里有5000红军的踪影,这才知道上了当。等调转枪口反扑回油山,陈毅早带着游击队突围出去了。
后来陈毅听说,解油山之围的是南雄游击队队长曾彪,他就用了个“声东击西”的办法。禁不住感慨道:“没想到,南雄游击队里藏龙卧虎,还有这样的人才,将来一定大有作为。”
可惜,在后来的一次战斗中,曾彪的游击队被敌人团团包围,最后战至最后一人,曾彪壮烈牺牲,年仅3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