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静波 宋佳烨

“我是学工程管理的,希望通过这次招聘会找到更好的职业发展平台,为建设大同出一份力。”毕业于山西省工程技术学院的刘兴瑛说道。

2月7日,以“春风送岗促就业 精准服务暖民心”为主题的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在山西大同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正式拉开序幕。当日,大同市30家用工企业现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958个。同时,该市就业创业中心还通过该市驻京津冀地区就业服务站收集京津冀地区优质岗位1100余个,供求职人员选择。



据悉,此次行动将持续至4月中旬。在此期间,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将推出“666331”就业创业服务系列活动,即6场现场招聘会、6场直播带岗活动、6场春风送岗县区行、3场重点行业专场招聘会、3场创业沙龙、1场劳务品牌交流推进会,为求职者和用工企业提供更为精准、贴心的就业创业服务,助力大同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年初九,开工第一天,我们公司全员到岗,大家都从‘假日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各分厂‘早’字当头,“紧”字入手,生产线陆续开工,全面奏响节后复工‘奋进曲”’。为了抢占先机,我们还提前储备了充足的原材料,目前产能已经达到了日常的120%。”大同市华建油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冯功信心满满地说道。



为确保企业年后顺利复工复产,大同市工信局、人社局等部门提前谋划、主动服务,春节期间举办企业用工专项招聘会,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物流、资金等难题。

近两年,大同市通过创新模式促进就业,依靠劳务输出的有效途径推进就业,利用政策兜底的坚实保障拉动就业,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擦亮民生幸福底色。2024年,大同市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52690人,以119.75%的完成率远超年度目标,位居全省第一。

积极搭建求职平台,开展各类就业服务活动。为了更好服务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大同市积极构建全链条人才政策体系,先后出台“双十六条”人才政策、《大同市2023年柔性引进人才若干措施》等优惠政策,引才的满满诚意、暖心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让大同成为广大劳动者建功立业、创新的平台。过去一年,全市公益性岗位在岗人数达3867人,其中城镇公益岗2376人,乡村公益岗1491人,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此外,多渠道募集见习岗位382个,实现精准岗位对接187人。截至去年年底,已就业7044人,就业率94.40%。

持续创新,开启高质量就业新局面。该市积极开展“云端招聘”“直播带岗”等线上招聘活动,针对供需双方的不同需求,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线下专场招聘活动,为广大求职人员与用工企业的“双向奔赴”搭建起坚实的桥梁。2024年,大同市组织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总计145场,接待用人单位742家次,提供就业岗位24668个,办理求职登记15302人次,达成就业意向23485人次。

去年以来,大同市相继设立了驻京津冀劳务就业服务总站、驻天津劳务就业服务站,为大同市输送劳务到京津两地创造了条件。目前,两个站点已为该市劳务人员提供北京通州法院、天津中海油、泰达集团等30多家单位近600个优质就业岗位。

内外联动构建全方位劳务协助生态系统。对内,大同市通过建立1944个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基层就业社保服务点,构建全方位劳务协助生态系统,形成便捷高效的“15分钟就业服务圈”。

对外,先后与北京、天津两地人社局建立劳务协作对接机制,助力外出务工人员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截至目前,大同市已成功打造出一个全国知名劳务品牌——“天镇保姆”及“广灵巧娘”“云冈亲人”“北方好焊”三个省级劳务品牌,培育了“恒山北芪工”等一批“叫得响”的劳务品牌,劳务收入持续增长。



“天镇保姆”作为人社部与天镇县共同打造的劳务品牌,从2011年至今,约1.28万余名妇女通过“天镇保姆”劳务品牌在北京、太原、大同等地的家政服务业就业。个人年均收入约7万元,“天镇保姆”劳务品牌全年实现劳务新增总收入约5亿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