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中国车市,价格战硝烟弥漫,而2024年,比亚迪选择“掀桌”,放大招开启全民智驾时代!在2月10日这场注定载入中国汽车史的发布会上,比亚迪高喊“好技术就应人人可享”,玩起了降维打击。#2025年买车看智驾#
比亚迪宣布:全系车型搭载高阶智驾,价格下探至7万级电动车市场,21款新车全维覆盖日常出行场景。你或许见过车企将智驾作为顶配车型的溢价筹码,但比亚迪却让海鸥这样的入门车型也能实现红绿灯博弈、高速自主变道、代客泊车成功率99%的用户平权,这在全球都是独一份的。
王传福的底气,源于一场蓄谋十年的全生态布局。比亚迪用规模化解成本桎梏,用生态反哺技术迭代。当行业还在比拼激光雷达的数量和算力参数时,比亚迪却直击用户最痛的点——安全。21%的交通事故来源于疲劳驾驶,83%的死亡率数据触目惊心。为此,天神之眼C推出了“全民安全平权方案”,将核心技术力聚焦于两件事:100km/h时速下遇险刹停的AEB和千公里零接管的HNOA高快领航。这背后,是440万辆L2级车辆积累的中国最大车云数据池,以及5000名智驾工程师对本土复杂路况的深度学习。
2023年底,当其他车企还在靠“期货”PPT争夺智驾舆论场时,比亚迪已经用实际行动打破了阶序。#比亚迪全系搭载高阶智驾#,直接给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仰望品牌的激光雷达冗余设计给行业“顶格示范”,而天神之眼C则用普惠方案反向教育用户:“智能守护”本就不该是奢侈品。
这一招的高明之处,不仅在于用规模拉低了边际成本,更在于重塑了智驾技术的发展范式。从少数人的尝鲜工具,升级为全社会的安全基础设施。当海洋网和王朝网的主力车型集体智能化时,比亚迪实际上构建了一个全民参与的“数据飞轮”——更多用户的真实使用场景加上更高效的软硬件闭环优化,等于越用越强的中国式智驾生态。
如果说曾经的比亚迪用DM-i击穿了混动市场的溢价泡沫,那么现在的全民智驾战略则是用技术普惠重写了汽车价值评定公式。当2025年消费者手握购车预算时,这场由比亚迪掀起的智驾平权风暴,或许会让传统豪华品牌变得黯然失色。
汽车行业最怕的不是价格战,而是有人掀桌重构价值尺度——而这,恰是比亚迪最擅长的玩法。